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李庆善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260千字。
叶南客著,南京出版社1998,220千字。
社会角色的构建和社会联系的发生都要基于一个标准, 那就是与对方的相互信任, 这种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建立, 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也发生在企业、 政府和国家之间。 但是, 有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是,当今中国社会, 信任危机已然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 弥漫在不同人群、 不同行业、 不同组织的内部, 不同程度/ 性质的信任危机会使政府和市场的合法性受到...
迄今指1956年。——译者注为止,许多人从不同角度检讨过中国的特质,以下即其一例。
国学到底是一门什么学问?公众对国学的态度如何?国学在当今的价值与现实意义在哪里?怎样复兴国学?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沈阳、长沙、哈尔滨、郑州、西安等地对1500位公众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国学的认知和看法。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总体评价:总体满意过半数;未来生活预期较为乐观;知识与财富决定满意度与乐观度等。其次分析了、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项讨论:职业满意度:您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职业满意吗?;.物价变动承受能力:您觉得自己可以承受目前市场上的物价变动水平吗?;治安安全感:您觉得在您所居住的这个地区安全吗?等。最后给出了结论及建言。
徐安琪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9月,280千字。
长期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的“人”(或者说行动主体)一直都是以自主独立且绝对稳定的个体形象出现的,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互动理论(包括社会交换论、社会资本理论等)关注的都是完全理性的个体之间的互动及其社会后果。埃利亚斯严厉批评了西方社会学的这种个体观,并通过细致分析文明进程中个体心理及自我的改变,论证了个体与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性,但他依然没有改变已经非...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