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根据中部六省发布的省百强企业,按照营业收入大小筛选出中部500强企业;根据安信证券交易和行情查询软件即时数据库对中部六省沪、深两市上市营业收入进行排名,评出中部上市公司300强;在以上排名基础上分别就中部500强企业数、百强企业数、400强企业数、省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百强企业营业收入以及上市公司数量等进行中部六省分省排名。
首先,对中部各省发布的百强企业、百强民营企业、百强出口企业等排行榜进行整理和排序;然后,根据安信证券交易和行情查询软件的数据库对中部六省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上市的主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等上市公司按照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进行全排序。在此基础上,分省进行500强入榜企业数、上市公司数量、中小板和创业板数量以及按照资产和营业收入对中部上市公司百强进行分省比较。
本报告以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为主线,从三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首先对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构建了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进行年度评价研究,科学对比分析了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竞争力,包括经济发展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科技文化竞争力、民生保障竞争力的发展态势。其次是对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引擎——《全...
按照“中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资源承载和环境保护为支撑,科技文化创新为动力,民生保障为目标”的思路构建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线性加权评价模型进行2011年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揭示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的整体态势、结构特征、省际差异,并提出中部六省提升经济社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根据城市竞争力的内涵,结合中部地区的发展特点...
综合评价篇以中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对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分项评价、位次排序、省际差异和分析解释,并对中部六省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城市评价篇依据城市竞争力内涵,对中部城市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进一步采用空间分析法对中部地区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空间分异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分析。产业评价篇设计了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横向和纵向...
按照中部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中部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2008年、2012年中部地区80个设区市的总体竞争力,以及在城市总体规模与实力因子、城市居民福利因子、城市产业结构因子、城市外资吸引因子和城市发展绩效因子上的竞争力进行了排序、比较与评价分析。
按照中部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中部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2007年、2011年中部地区80个设区市的总体竞争力,以及在城市整体规模与实力因子、城市居民福利因子、城市产业结构因子和城市发展效益因子上的竞争力,进行了排序、比较与评价分析。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既包括静态结果更涵盖动态过程的、综合的、系统的概念。根据城市竞争力的内涵,结合中部地区实际发展特点,参照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科技教育、对外开放与生态环境等六个方面,建立了包括总量指标、比率指标和增长率指标在内的、共35个指标的中部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