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主要梳理了2002年以来中等收入群体相关政策及政策中的相关表述,同时展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研究》一书研究中使用的中等收入群体主观阶层认同调查问卷。
本文基于丰富的微观实证数据,描绘了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观感受特征。本文聚焦幸福感/满意度、公平感以及未来信心,这些主观感受揭示了中等收入群体对社会现状的感知与评价。同时,本文还着重分析中等收入群体对自身收入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认同度,分析中等收入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自我定位和心理预期。
阶层地位认同是成员基于自身社会经济地位,在同其他个体和群体进行社会比较之后,对社会阶层等级中相对位置产生的主观归属感。主观阶层认同与客观阶层位置分属不同的层次和范畴,按照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过程中,阶级意识的唤醒与阶级认同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中介要素;吉登斯也明确指出,只有当经济差异带来社会文化和身份差异,经济地位分化与社会声望分...
与所有其他积极的认同相比,中等收入群体基于阶层的认同不太显著。那些自称与各个社会阶层非常接近、来自中等收入群体的受访者的特点是阶层认同具有“模糊性”,因为他们会将工人阶级的成员和中产阶层的成员等同起来。在我们将视野转向明确的、一致的、基于阶层的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从中低收入群体到中高收入群体,人们对工人阶级认同的比例在下降,而对中产阶层认同的比例在上升。
本部分收录了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第二次全国性综合民生民意调查使用到的问卷节选,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调查、综合民生调查、幸福感调查、社会信任度调查、阶层认同与社会流动调查、社会安全感调查、社会公平感调查、居民利他行为调查和社会支持调查等问卷节选。
本文内容包括:中产阶层的概念;中产阶层的界定、测量和规模;社会中层的认同及其影响因素;中产阶层社会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推动着社会阶层结构的不断演化与重组,合理的阶层结构与社会流动对于缓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采用电话调查的方法,对我国36个城市的居民阶层认同与流动通道评估展开了调查。主要调查结果如下:从居民的个人阶层认同调查结果来看,五成居民认同自己属于社会中层,近四成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或下层,仅有一...
中等收入群体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但是,要实现社会结构的稳定,不仅应当在客观收入上构建橄榄型社会,更应当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在社会身份上对中产阶层身份的认同。只有在主观和客观上达到一致,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结构的稳定。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