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义务教育均衡化     检索到  36968  条相关信息

2000年,中国政府宣布已经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到2004年,全国实现“两基”的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93.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95%,已经基本解决了所有人“有学上”的问题。但是,有一个事实不容回避,即义务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阶层之间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状态,身处不同的地区、城市和农村、重点学校和非...

作者:周金燕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决策和主要任务。2011年,教育部与各省市区分别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备忘录,确定该工作的目标、内容、途径和责任。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改革举措。继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通过公众参与的制度革新,形成新的教育治理方式,打破现有利益格局。

作者:张天雪 李康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2008年,中央及各地继续推进教育公平,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城市义务教育实行免费政策。各地致力于突破制约教育城乡均衡、区域均衡发展的“制度瓶颈”,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打破“应试教育”的怪圈。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解决农村教师收入过低的问题。

作者:李新玲 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吉林省通榆县作为吉林省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准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改革县,自2006年起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校园布局、强化师资配置等措施逐步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并在2011年取得初步成效,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初步均衡。本文对通榆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成效进行归纳和概括,总结通榆县作为国家贫困县的特色改革经验,能为其他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作者:杜函蔚 邓万春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与探索,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并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义务教育发展之路。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缩小区域差距,全面提高和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保障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财政支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聚集全民力量,保障弱势群体平...

作者:闫广芬 吴俊 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本文指出义务教育公平本质上就是财政支出公平,城乡之间的义务教育不公平问题明显缓解,区域之间的义务教育不公平问题依然突出;梳理了义务教育公平概念,介绍了本研究从不同区域引起生均经费支出差异的不同原因,提出不同区域应该选择不同的改善路径,总结了一系列相关问题并试图从中寻找答案。此外,总结了本研究的四种研究方法和五点学术创新。

作者:韩良良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涉及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财政供给的政策,形成了以流入地的区县政府负担为主的状况。由于区县政府的利益、责任和能力不匹配,造成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机会的限制。本研究建议建立以流入地省级政府为主,各级政府共同分担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财政供给体制,保障流动儿童接受有质量的免费义务教育的法定权利。

作者:袁连生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在倡导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免费问题已成为2005年度社会各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从政府部门、两会代表、新闻媒体到学者专家、普通民众,都对此问题予以高度重视。特别是作为保障农村免费义务教育长期实施的《义务教育法》的修改,成为争论与呼吁的重点。2005年,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获得实质性的推进,《义务教育法》的修改在热烈讨论中稳步进行。

作者:周洪宇 申国昌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