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必需,是世人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建立一支富有爱心的义工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诸元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如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的,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义务工作者和志愿者的资源是否丰富,其组织是否健全,其工作是否富有成效,已成为衡...
本文作者回忆从志愿者到义工再到社会工作的路程,走在公益的路上,作者清晰地意识到,原来自己真正想要寻求的是一种真诚的关系,踏实地工作和生活。
本章首先介绍了格桑花是如何出现的;其次;分析了格桑花的目的、项目特点,接着分析了格桑花如何动员、组织义工、形成凝聚力、组织构架;再次,分析了格桑花如何成长起来的;最后,分析了虚拟公益组织与实体公益组织的区别,探讨格桑花是否需要转化为实体组织。
主持人:在印度有这样古老的谚语:“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号已经成为义工精神最经典的诠释,意思是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快乐。我想善良成为城市永久的品德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永久的精神家园呢?今天我们继续开讲深圳“十大观念”之四——善良与包容,下面有请两位嘉宾任剑涛、孙振华先生。
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现代化和都市化最为快速的地区之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志愿服务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地方都市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本章以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为例,试图揭示当地志愿服务水平与都市化程度的密切关系,并探讨得出一种评价某地都市化程度的新方法和新指标。本章根据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的实地调查,尝试把大良义工协会的志愿服务作为一个...
本文概述了社会工作的含义、特征和功能,介绍了社会工作在发达国家和我国发展的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深圳和国内其他典型城市上海进行了研究,认为深圳社会工作有着自己的特点,概括为政府主导,民间运作;直接引进香港社工进行督导;推出“社工+义工”的模式。同时提出深圳社会工作在观念、体系、组织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提出政府要加大投入,克服传统社会服务体系的制约,并对推进深圳社...
中国的志愿服务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2008年,在得到中央重视,受到北京奥运会及汶川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影响下,中国的志愿服务得到迅猛发展。中国社会工作对社会志愿服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作者以南开大学“社工带动义工共同服务社会”模式为例阐述了社会工作在引导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