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以“活力”为理解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基于在5省10村的调研,呈现村庄在现代化转型中所遭遇的活力困境,分析背后的原因和机制,将当前村庄发展所遭遇的失活问题归结为四大表征、两种机制,并进一步尝试从核心关系认识、制度干预层次和具体行动实践三个层面来理解村庄失活问题,并提出可能的优化路径。
本书选取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燎原村和东衡村作为“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的研究对象,不仅有意于“发掘承继昨日乡建的旧痕陈迹”,更有心于“上下求索今日乡建的何去何从”,以及在此期间,城镇和乡村、国家和社会,还有乡村土地、产业与人的关系何以协调共进的许许多多的思量……
作为本书的开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德清调研子课题的进展概况,以及本书的内容架构和对应梗要。具体而言,首先,依据学术论著写作的常规路线,交代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并提出了主旨性研究问题“乡村活力如何维系与提升”与“村庄转型和产业升级向何处去”。其次,对调查地点,同时也是调查研究对象———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东衡村和燎原村,进行了简要介绍(这类资...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尝试对农村社会学、农业经济学、经济社会学、城乡规划学等知识点予以融会贯通,也正有鉴于涉及跨学科知识融会的尝试(这也是为何在本书中,除了中规中矩的社科文献之外,还有少量规划、地理等学科文献的缘故),关于“地域活化”的研究视角取向,本书的写作自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这是因为,作为转型社会城乡发展学说的一支“地域活化”倡导经济社会、建筑规划、人文地...
“地域活化”理论视角侧重于强调在既定空间中,地方生态建设、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为不可分离关系,且认为地方经济的重建内嵌于地方社会的重构,这种嵌入性或可视为经济社会行动“制度性嵌入”(Nee & Ingram,1998)的一个扩大版。结合国内的乡村建设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从“美丽乡村”建设时期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诉...
易地扶贫搬迁是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掌握易地扶贫工作的具体情况,积极有效应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调研组深入内蒙古自治区的十二个旗县进行了实地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内蒙古自治区在安置方式、保障搬迁群众利益、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创业、预防职务犯罪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但是在选址规划、政策精准执行、管理运行、后续发展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要...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