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二元模式     检索到  31517  条相关信息

改革开放之前, 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 在城市实行的是单位制。 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新经济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 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单位制的式微, 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又形成了由政府和市场构成的新二元体制社会, 国有部门和民营企业在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条件较好的部门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多种...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一般而言,科学方法论研究应当包含两个组成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发现的程序,旨在回答如何获得研究结论的问题;第二个部分是验证的逻辑,旨在回答这一结论何以为真的问题。但是从历史上看来,社会学(甚至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研究往往只关注前者,而忽视后者的意义。于是,社会学家们就总是从发现的程序角度上来考虑自己的方法论主张正当与否,换言之,他们总是从方法论程序是否能够保障获得...

作者:覃方明 出版时间:2000年10月
关键词:

淘宝村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生态现象,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困扰和问题,主要包括同质化竞争、人才缺乏、空间束缚和缺少组织等。部分发展程度较高的淘宝村,已经开始从完全草根式成长的“淘宝村1.0阶段”,进入“淘宝村2.0阶段”,集约化、品牌化、生态化、扩散化是其主要特征。

作者:李芏巍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来源:《江汉论坛》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城乡统筹;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相对贫困治理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城乡间的巨大差别:户口和身份差异;社会保障和医疗福利方面的差别;收入与消费方面的巨大差别等。其次分析了二元结构的形成及户籍分割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二元结构的后果,接着叙述了如何寻求均衡发展。

作者:仲大军 出版时间:2001年01月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结合部管理体制改革。首先,介绍了城乡结合部。其次,介绍了顽症难攻, 二元社会结构是障碍。最后,提出了改革的框架思路。

作者:冯晓英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经验是,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在当前中国基本制度设置中,一方面,农民可以自由进城务工经商,也可以选择进城安居生活;另一方面,国家为农民保留了返乡退路,万一进城失败,农民仍然可以退回农村。正是因为进城失败有退路,农民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进城,国家也不担心因为经济周期造成进城农民失业而引发社会政治不稳定,中国因此有了城乡之间...

作者:贺雪峰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近10年来,中产阶级一直是国内学术研究的热点,并形成了有广泛影响力的所谓“中产阶级理论”。中产阶级理论认为,中产阶级是现代社会的稳定器,能起到缓解社会对立和社会矛盾的作用。第一,在意识形态上,中产阶级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有较强的认同感,是既定社会秩序的坚定维护者,他们持有较为温和保守的意识形态,这为社会稳定提供了思想基础;第二,在社会结构上,中产阶级是介于社会上...

作者:陈柏峰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