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城乡二元结构     检索到  44093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结合部管理体制改革。首先,介绍了城乡结合部。其次,介绍了顽症难攻, 二元社会结构是障碍。最后,提出了改革的框架思路。

作者:冯晓英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城乡关系转变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并加快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构建和谐健康的城乡关系、有效推动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城乡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与根本任务。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并分析了城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的路径...

作者:丁宁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深层次矛盾的根源,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系统、深刻地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从全局出发,明确指出了“三农”问题的病根,指明了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前景,并提出了实现这个宏大目...

作者:陆学艺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来源:《金融经济》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贵州;贫困;反贫困;城镇化

二元经济反差主要是指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生产率差距,但由于农业主要分布于农村地区,非农产业多聚集在大中城市,有时候二元反差也指农村与城市的反差,主要表现在生活水平、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与环保水平等方面农村的发展滞后于城市。如何使落后的农村发展成为城市,或者使发达的城市通过辐射与扩张到周边农村进而带动其城市化,是本章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下面从乡村工业化推动的小城镇建...

作者:向仁康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本文阐述了中国特色城乡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时期城乡关系开始形成与固化,这一时期发展重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改革开放之后,城乡二元结构初步转化。进入21世纪以后,城乡二元结构加速转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建立健全的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作者:丁宁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经验是,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在当前中国基本制度设置中,一方面,农民可以自由进城务工经商,也可以选择进城安居生活;另一方面,国家为农民保留了返乡退路,万一进城失败,农民仍然可以退回农村。正是因为进城失败有退路,农民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进城,国家也不担心因为经济周期造成进城农民失业而引发社会政治不稳定,中国因此有了城乡之间...

作者:贺雪峰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近10年来,中产阶级一直是国内学术研究的热点,并形成了有广泛影响力的所谓“中产阶级理论”。中产阶级理论认为,中产阶级是现代社会的稳定器,能起到缓解社会对立和社会矛盾的作用。第一,在意识形态上,中产阶级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有较强的认同感,是既定社会秩序的坚定维护者,他们持有较为温和保守的意识形态,这为社会稳定提供了思想基础;第二,在社会结构上,中产阶级是介于社会上...

作者:陈柏峰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