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引进和应用,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主要是引进和学习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和实践,并开始尝试运用相关理论对我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研究分析;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切实地将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运用到对中国产业组织问题的分析中来,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产业组织理论体系;2001年至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进一步将...
本章通过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指出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评估框架。
本文主要介绍了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理论。对产业间协同集聚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马歇尔在其代表性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对“产业地方化”论题的讨论。其研究隐约地分出群居与杂居两种不同的产业集聚类型,前者是指同一产业间的地理集聚,而后者则涉及了不同产业由于相互关联而产生的协同集聚。
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经济界对农村经济组织问题探讨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仅就农工商联合企业、新经济联合体、股份式经济组织、社区性经济组织四种形式的讨论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本文首先介绍了产业政策及传统产业政策理论的引入,然后介绍了现代产业政策理论的引入,最后介绍了产业政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争论。
政府对企业工资的调控行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们对市场工资决定与调节机制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逐步深化认识并希望加以改进的产物。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工资分配,虽然是以市场工资调节机制为基础,但是政府对企业工资分配的规范、引导、调节和服务逐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两者并存、各负其责、相互作用的状态下,如果政府机构能够对企业工资分配给予合理调控,将...
集群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经济组织,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并不存在这种组织。从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开始,经济研究的焦点就已经从经济组织的理论转向了资源配置理论(杨小凯等,1999)。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企业就作为一个“黑箱”来参与经济的运行,经济组织就是企业科层组织或者市场竞...
本文介绍扶贫帮扶理论,主要包括财政扶贫理论、片区扶贫攻坚理论、教育扶贫理论、产业化扶贫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