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检索到  44355  条相关信息

随着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全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也大幅度提高。报告认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条件、人口状况、妇幼保健水平、生活习惯、教育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陆卫群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本章基于多状态转变模型研究了中国老年人中健康转变、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及其在不同年龄和连续出生队列上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无论是从日常生活自理到死亡的转变率还是从残障到死亡的转变率,中国的女性老人都显著低于男性老人,但是她们在残障发生率上却显著高于男性老人。无论是在预期寿命、健康预期寿命还是残障预期寿命的性别不平等都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缩小。...

作者:焦开山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来源:《中国卫生政策研究》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贫困状态;预期寿命;死亡风险;生命表

本章利用全国性的长时期追踪调查数据,借助多状态模型考察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老年人在健康预期寿命上的不平等情况及其在不同出生队列和不同年龄上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在预期寿命上,农村老人低于城镇老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人低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人,不过两者之间的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缩小;在健康预期寿命上,农村老人却高于城镇老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人仍然低于受教育程...

作者:焦开山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迅速加深,中国人群的健康和疾病模式正在从急性的传染性疾病向慢性退行性疾病转变,疾病和死亡风险也从儿童、母婴转向老年人。慢性病及其慢性伤残已经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和疾病负担。考虑到健康和疾病模式是人口变化和社会变革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面考察老年人口健康和疾病模式转变的原因、机制、特征和后果,不仅可以用来评估未来...

作者:焦开山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中国人口在2022年达峰后将在14.1亿人左右小幅波动,“十四五”时期稳定在峰值平台期,人口平均每年下降50万人左右。“十五五”时期速度加快,年均下降约200万人,预计2020~2030年总人口累计下降1%左右。劳动年龄人口自2022年进入迅速下降阶段。不同年龄组人口的达峰时间不同,少年儿童人口规模首先于1977年达峰,随后是劳动年龄人口达峰,15~49岁育...

作者:郑真真 封婷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北京现代服务业现状评述及未来发展预期。首先,概述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其次,分析了首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点。接下来,提出了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预测了首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作者:王滨 李晓敏 出版时间:2007年01月

笔者从实证的角度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发现若干理论命题:①当前的劳动力市场是什么样的,引起失业的原因、市场是否被分割?再就业者身份的转变和再就业的渠道如何?②什么是决定再就业的原因,收入预期、劳动者素质、省份还是其他;③城市失业者的消费支出与农村劳动力的比较,通过劳动力的收入预期和成本分析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因素。文章使用的数据为社科院经济研究所1999年...

作者:张平 出版时间:2003年04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