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十一五”期间,中国初步建立了以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节约能源和增加碳汇为目标的低碳发展政策体系。价格、金融、财税等政策工具配合政府投资得以积极应用。“十一五”期间低碳政策的节能减碳效果显著,其中行政手段实现减碳4.73亿tCO2,激励手段实现减碳7.77亿tCO2,市场手段实现减碳0.15亿tCO2。节能领域初步形成以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全...
“十一五”期间中国的低碳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洁净煤燃烧与发电技术、工业部门提高能效、建筑部门提高能效、风能利用、太阳能利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六个领域,体现了中国在技术选择中以清洁能源技术和终端能源利用技术为发展重点,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做好技术储备的战略选择。“十一五”期间中国低碳技术应用的特点是:(1)市场规模大;(2)发展速度快;(3)...
本文着眼于更为宏观的低碳消费政策体系,解析整个政策体系的运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是后面政策工具优化、完善和创新研究的现实基础,旨在指出我国低碳消费政策体系的改进路径,为政策工具优化和创新找准着力点。本文共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分析了低碳政策体系及内在逻辑机理,第二节分析了我国低碳消费政策体系的建设情况及基本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并指出我国低碳消费政策体系的优...
“低碳消费”是一个既深邃又时尚的泛经济命题,本书从“全景式”和“学理性”两个维度对低碳消费理论、低碳消费结构、低碳消费媒介形象、低碳消费政策等关键问题进行理论解析与实证,在此基础上,以“减排兼容经济效率”“低碳消费引动低碳供给”为逻辑起点,建立低碳消费政策优化框架及模型,并对低碳消费碳节约交易激励机制创新进行了探索。
我们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两个:一是在统筹考虑减排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前提下,低碳消费的核心功能是什么;二是为了发挥低碳消费的核心功能,经济系统中各类行为主体如何做出最优决策。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供给侧与需求侧协调匹配、经济效应与减排效应统筹共生,强调低碳政策体系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兼容性,强调低碳主体决策工具优化目标的多元属性。
本报告论述了中国在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中,尽管缺乏绿色低碳发展专门法律,但现有环境、经济和能源领域许多相关法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支持,许多经济政策对绿色低碳发展发挥着激励作用。报告最后建议中国尽快将绿色低碳发展立法提到国家立法议程。
中国在应对国内外各类挑战、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正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不断变化的全球背景下,中国在2011年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把绿色低碳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未来5~10年中国的基本发展理念。这是中国为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证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既是我...
低碳城市是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在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是构建现代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在借鉴其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建设低碳城市的途径以及主要任务,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河南建设低碳城市的政策保障...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