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安居乐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陕西在面对如火如荼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时,更加要重视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保障性住房的社会保障作用,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下,陕西省住房保障制度需要进行完善和创新。
目前,全国各地都开始了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目的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东北地区也同全国一样建立了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两限房”、公积金等为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基于此,本文就我国房地产政策的发展及东北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2000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廉租住房制度,实施8年来,使社会上最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而且有效地化解了住房困难问题可能引发的潜在社会矛盾,对于上海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上海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空间布局越来越边缘化;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尚显不足,保障经费局促;经济适用住...
“十二五”期间,我国基本住房保障规划进展情况顺利,任务完成情况相对乐观,也积累了一些重要的认识和经验。“十三五”时期,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有不少挑战和问题,要坚持维护国民居住权利、继续健全基本住房保障制度,按照“全覆盖、保基本、能承受、可持续、多层次”的目标要求,完善稳定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保障性住房的覆盖水平,努力满足城乡居民特别是城...
本文分析了环境权益保障制度的目标,阐述环境权益保障制度的方法手段和制度体系的核心维度,介绍了环境权益保障制度体系的延伸框架。
2007年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突破性发展,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快速推进。这项制度建设使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困难群众将达到3000万人。与此同时,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从2002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来,呈现出保障人数大体稳定、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态势,全国城市低保对象人数已连续5年稳定在2200多万人。中国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基本形成...
本文首先阐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低保对象人数已有回升,城市低保对象的户数有所增加,农村的社会救助依然有两种形式: 农村低保和农村定期定量救济。其次介绍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整:虽然因物价的提高相应提高了救助资金,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公布的低保标准相当于当地居民月人均实际收入的 22. 2%;实际补差相当于当地居民月人均实际收入的 9. 2% ;公布的低...
东北三省将建立完善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作为第一号民生工程,已经初步建立以棚户区改造、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尤其是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及棚户区的改造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东北地区现行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本身还有许多缺陷,难以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要。有鉴于此,本文就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及东北地区的城市住房保...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