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节主要说明的是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归侨侨眷的住房突出的问题,其中包括归侨安置场的住房大都已经成为危房、归侨增员较多,但住房一直没有增加,住房拥挤。还有归侨安置场住房问题的原因分析,其中包括经济困难、管理体制导致归侨住房问题解决不同步、归侨安置场建设用地审批困难和大部分青年侨眷游离在职工和农民之间。
东北三省将建立完善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作为第一号民生工程,已经初步建立以棚户区改造、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尤其是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及棚户区的改造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东北地区现行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本身还有许多缺陷,难以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要。有鉴于此,本文就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及东北地区的城市住房保...
郑州市的城中村改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1995年,河南华诚房地产开发公司取得位于郑州市东太康路附近的杜岭街道张砦村约103亩地,出于缺少经验等原因,这块土地在长达六年时间内被闲置。直到2001年10月,上海来的郑州长江置业有限公司与华诚集团达成合作协议,于2003年7月,双方联合开发的郑州大上海城步行街正式动工,成为郑州市的第一个城中村改造项...
河南省的城中村改造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较为迅速,特别是在改造过程中创造了被誉为“郑州模式”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河南全省的城中村改造。深入研究河南省城中村改造的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和品位,全面提升河南的城镇化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在延续新中国成立后再分配住房体制的基础上,经过再分配与市场化并轨住房体制,最终走向了市场化住房体制。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市场化住房体制的确立,住房由原来的“福利品”性质转变为“商品”性质,并在住房价格短期内急剧攀升的作用下,成为城镇居民积累财富的重要形式,具有了“投资品”的性质。据宜信财富与联办财经研究院的调查,目前中国家庭资产结构...
城市住房政策变迁及评析,包括改革开放初期的住房政策的探索,住房制度改革及政策的深化,住房商品化政策的完善,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住房建设取得的成绩:人居住房面积大幅提高,住房制度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存在的问题:经济适用房占住房投资比重较低,住房供求关系偏紧,2005年以来房价上涨过快,中低收入家庭购房困难,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区域发展差异较大,住房...
目前,全国各地都开始了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目的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东北地区也同全国一样建立了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两限房”、公积金等为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基于此,本文就我国房地产政策的发展及东北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