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儿童保育事业     检索到  25015  条相关信息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系统谋划,把儿童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密集出台儿童健康、教育、福利、家庭、环境和法律保护等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开启了儿童事业发展新征程。展望未来,要坚持落实儿童优先原则,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儿童福利制度,营造和谐友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夯实儿童法律保护基础,推动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中国儿童中心课题组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始于人类生存方式问题,与人类的存在质量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等同性本质,必须共同推进才能提高人类发展的总体水平,也才能使每个人真正受益。

作者: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关键词:

文章首先介绍了孤残儿童社会福利事业状况。其次,介绍了中国流浪儿童状况及救助保护事业情况。最后,文章介绍了儿童收养状况。

作者:王素英 张齐安 张洪昌 出版时间:2000年01月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集体、群体或个人创造的以非物质方式被后代所认可与继承的文化财富。非遗亦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创造力的源泉,对非遗进行保育(Preservation and Conservation),既是对非遗进行的抢救和记录,保存文化的多样性,更能够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认识到保育非遗的迫切性及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上至国际组织、国家政...

作者:邓正恒 蔡启光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本文以儿童权利保护为切入点,简述了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介绍了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儿童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中国较有代表性的儿童社会工作实务机构2008~2009年的具体工作,并总结他们的经验,以期为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董志勇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社会保育”是本书提出的核心观点,即通过对社会力量的保护和培育来维持一种乡村秩序的整合。保护是指对当下状态的认可与对当下情境的维护;培育则有发展的含义,是一种递进发展的状态。本书从浙江绍兴安村展开,以国家、市场和社会的视角去分析安村社会秩序的变迁过程,揭示不同力量的运作机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村从典型的传统中国村落演变为区域性经济开发区,既是国家力量治理...

作者:张秀梅 出版时间:2017年07月

本章主要介绍了南昌的儿童遗弃问题;国家在儿童保护方面作用的转变和改革开放中国家作用的转变。

作者:尚晓援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在文明国家中,弱势儿童群体及其遭遇永远是一个能够唤起人们内在同情心的主题。本书在对中国弱势儿童群体状况进行长期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儿童保护的理论及实践的国际趋势,考察了中国孤残儿童的现状,以及有关儿童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安排,分析了中国儿童保护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对不同地区的个案研究,考察了这个领域的政策演变,包括由机构式养护向家庭寄养...

作者:尚晓援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