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已进入战略性选择的关键时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农村社区治理是一种开放且富有挑战性的尝试。本书从成都市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的调研出发,实证研究农村自治组织、进入农村的非政府组织以及地方政府组织对于农村社区的治理和干预情况,提出应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以社区替代社会组织来培育公民社会,以公民社会的理念和机制来审视和推进农村社区治理,以农村社区治理为...
“企业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是指在一个国家进行了正式注册登记,并根据该国法律,享有企业权利并承担企业责任和义务的法人。“企业公民”是对企业社会地位的一种全新认识,强调企业与社会的对等,认为企业对社会作贡献的同时也应得到社会对企业的关注,这样才能形成企业责任与社会支持之间的良性循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关注,国际国内有关企业社会行为的讨论和实践如...
本书是由清华大学NGO研究所牵头,组织在京若干高校师生,共同开展的一项关于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公民公益行动的系列性、年鉴性实证研究。该项目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围绕震灾发生后中国公民以有组织的志愿、慈善、公益、合作、创新等各种形式,在紧急救援、灾后重建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的实践探索,开展深入的实证调研、案例分析、政策及法律法规研究等,系统总结汶川特大地震对公民社会...
一直以来,政府主导的救助式减贫体制是中国城市减贫的主要模式。这一体制由政府全面主导,采取官办的形式,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或补贴,强调对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虽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城市减贫的重要策略,但“社会参与”往往止步于一项项零散的个体行动,而未能看到其真正的力量源于公民制度化参与和社会组织协同化治理所带来的政策创新。本书运用社会资本理...
本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2008年年度分析报告(社会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来自研究机构的专家、高校学者以及国家政府研究人员撰写。本报告立足于国家权威的统计数据或严格科学的社会调查,全面跟踪2008年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密切关注2008年中国社会民生的改善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走向,深入解读2008年国内国际经济社会领域...
本书主要分析了2006年上海市的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情况,分别从社会结构、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及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介绍分析,为上海市的下一步发展做出更好的规划。
本书借鉴古代先哲关于理想社会“人的幸福”和“社会和谐”论述,参照欧美对传统农耕社会改造的经验,分析中国近代以来农耕文明从鼎盛到衰落,以及历次“社会改造”得失,从社会价值重塑、社会治理转型以及文化理念再造等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社会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本书论及的 “改造中国农耕社会”,不仅要在物质层面创造一个繁荣的社会,更要建设一个摆脱现代社会“幸福悖论”、在未...
在过去的2011年里,我国的城镇化率首次超过了50%,达到51.27%。这是我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城市社会时代。为此,湖南城市蓝皮书编委会组织编写了这本以城市社会管理为主题,以总报告、主体篇、专题篇、案例篇、借鉴篇五大部分为框架,由19个研究报告组成的著作。 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利益格局深度调整、社会结构剧烈变动以及思...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