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近年来,在公共财政的支持下,我国先后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等重点文化工程。这些重点文化工程针对目前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城乡差距较大等现实问题,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为重点,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为主要手段,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解决措施,建立了一整套完善有效的工作机...
本文系统总结了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客观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上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提出了构建与完善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战略及思路。研究指出,进入21世纪尤其是“十一五”以来,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多领域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与进步,基础设施网络化布局初步形成,产品生产供给体系日趋多元,服务方式实现巨大转变,相关政策措施逐步趋于规范...
自2003年中央开展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走过10个年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阶段性实践成果,然而文化体制改革一直遵循的渐进式增量改革路径,带来了以外延改革、边缘改革掩盖核心制度改革、内涵改革,既得利益阶层固化形成新的改革阻力,改革的红利过度消耗使第二次改革的空间越来越窄等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年6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如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会议认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社会主义先...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获得通过。该《建议》中出现了“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样一种战略规划。这个表述也暗示着,经过近30年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意义变得较为含混的“文化事业”一词,开始彰显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内涵。中国公共文化服...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