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介绍作者成长经历及社会工作感悟。作者认为公益路,是一条自我修行的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通过自我的修行来影响更多的同行者,孕育出属于自己的公益文化和公益之心。公益文化和公益之心的培育,不是天生而来,不是教育而成,而是不断体会和感悟的结果,是共同修行的结果。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公益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公益开始走向民间公益时代。这一时期,真正代表民间诉求和呼声的公益组织及微公益不断兴起和蓬勃发展,政府做公益及官方或半官方慈善机构的公益相对弱化。真正体现公益内涵但此前中国公益领域极其匮乏的公益特性——民间性与个体性不再稀缺,公益开始逐渐回归本性,政府行政色彩进一步被弱化。与此同时,组织化公益在公益领域所占据...
该部分将对我们的总体发现做一个概要性的展示。在这一部分,人们有理由发现,为什么政府主导的公益需要让位于社会化的公益,这一切都是从社会化公益的特有效果中看到的。
在“第三部门”亟待发展的中国,如何扶持和培育中小型民间公益组织已经成为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初期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要促进民间公益组织的茁壮成长,最需要的是创造有利于公益组织成长的环境或支持性体系。因此,在公益产业链中,支持型组织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立公益支持性体系的过程中,支持型组织NPI进行了积极探索,发展出公益组织孵化器、公益创投和公益广交会等创新项目...
为配合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落实 《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01 ~2010) 年》 “ 妇女与健康” 领域的目标, 进一步帮助改善贫困地区缺医少药现状, 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 在陈慕华会长的提议下, 由全国妇联、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发起、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承办的大型公益项目———“ 母亲健康快车” 于 2003 年 7 月 1...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2014年中国公益慈善政策法规摘要。
本报告选取150家样本企业,通过公开资料,梳理它们在中国的公益实践现状,包括公益资金投入、关注领域、公益模式、品牌项目、专业化程度、员工志愿者参与和公众参与情况等,分析各类别和行业的企业公益发展水平,以及中国企业海外公益实践的情况,指出其中呈现的新趋势,并着重对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模式转变进行探讨,提出分析与思考。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2014年1月至12月有关公益慈善的中国地区的大事记录。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