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当前,文化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或重要经济部类,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程度和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为了明晰状况、提供参考、推进发展,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全区文化产业调研结果和内蒙古统计局统计数据为主要依据,分析了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及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加快发展...
内蒙古自2001~2009年GDP年均增速17.6%,增速连续8年居全国之首,创造了颇具代表性的“内蒙古模式”。本报告对2001~2008年内蒙古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变化轨迹,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产业转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循环经济等理论分析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原因。内蒙古及其他西部地区未来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基本约束条件没有根本性变化的...
西部地区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得天独厚优势,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演艺、民间艺术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增加值显著提高,但总体上看,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仍有所下降,与东部地区差距仍在拉大。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内部活力不足。加快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重视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西部文化产业...
文章主要介绍了2005年12月与2006年1~12月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事件、政府出台的政策,以及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报道、会议等。
内蒙古2004年出口额在全国排名第二十五位,2004年当期指数全国排名第十五位,2000~2004年变化指数全国排名提高到第十一位。内蒙古2004年没有强势出口产品。十四类产品中,2004年当期指数全国排位前十名的是新鲜食品、服装、矿产品。2000~2004年变化指数全国排位前十名的是皮革及制品和杂项制品。
本文首先从价值链角度下对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构建,其次从产业链角度下对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构建,再次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构建体系:程序性模式,最后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构建体系:结构性模式。
本文首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进行了概述,其次分别介绍了新疆、云南、西藏、青海、宁夏、内蒙古、广西、贵州等省份的文化产业概述,最后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进行SWOT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高。讲好黄河文化,将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大量的数据比较分析发现,黄河流域中上游西北地区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一定发展,但无论是与黄河流域下游地区相比还是和西南地区相比,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经费短缺、创新能力弱、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从而导致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显著不足...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