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早在50年代,我国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进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时,党中央就提出了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任务。到了60年代初,党中央又提出了在本世纪内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宏伟纲领,并把农业现代化列于四个现代化之首。农业现代化是一...
本文关于农村金融的理论研究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符合其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金融理论,分别为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通过分析可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而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是由历史的、现实的、主客观等各方面因素综合造成的,在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并依据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还很低,劳动力转移除了在速度和规模上滞后以外,在内部结构上也不尽合理。本文主要讨论,基于这样的现实条件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问题。
本文首先对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指出“十二五”时期,吉林省农业现代化成就巨大,全省农业产出效益水平、农业生产条件水平、农民生活质量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缩小了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但同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如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生产主体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经营体制有待完善、农户收入少导致资本积累能力低、农业产业结构有待...
本文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经营体系”为加快推进东北三省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根据统计数据及实地调研,深刻分析了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必须加以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东北三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强化农业机械装备研发,提升机械的有效供给水平;深度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精深发展;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
近年来,河南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具有中原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现代化高标准粮田和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整体发展情况良好。2012年,河南省实现粮食丰收,主要粮食产量达5638.60万吨,人均主要粮食产量达0.6吨;农业产值继续增加,2012年农业增加值为3769.54亿元;农业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
不管是消除饥饿、改善营养还是实现粮食安全,都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支撑。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不但是快速实现“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和促进可持续农业”目标的决定因素,甚至也是实现整个千年发展目标以及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保障性因素。本章从五个方面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更加详细地展现中国在实现“促进可持续农业...
文章首先分析了海城农业基本情况并回顾了海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其次,文章介绍了海城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主要做法。最后,文章总结出海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