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静宁县把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载体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治本措施来抓,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建制镇规模结构和布局有所改善。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诸如规模档次偏低、综合管理薄弱、城镇类型单一、特色不突出等问题。
淅川县上集镇大坪村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环境保护要求高的特殊情况,在关闭了60多家米黄玉加工厂的基础上,通过转型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着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大坪,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一种新的案例。
农村城市化也称为乡村城市化。它是当今世界历史进程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同步的一种客观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为止的一个时期,我国农村城市化和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一样,经历了艰苦曲折的历程,发展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要素在新的产业空间和新的地域空间迅速重新组合、集聚,无数新型小城镇...
1978年以后,经过五六年时间,我国农村基本完成了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中心的农村第一步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改革使农村生产力开始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农业生产滑坡,深化改革步履很难。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通过深化农村经济改革解决种种矛盾和问题,推动农村进一步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体从1985年起,我国经济工作者...
旧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区域性移民,但其性质,多为生计所逼,带有“生存型”移民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期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基本上处于呆滞状态。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的。从1978年后开始的农村经济改革,使一部分农业劳动者从土地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并开始向农村的工业、商业、服务业及城市转移。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