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以吉林省为例,采用产业空间集聚指数、行业集中指数,定量评价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时空格局。应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制造业地理集聚格局的内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吉林省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有所提高,空间极化格局显著,中部地区集聚明显,长春制造业呈现向西南扩散趋势;制造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集中指数下降,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比重相对提高;市...
本文主要介绍了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理论。对产业间协同集聚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马歇尔在其代表性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对“产业地方化”论题的讨论。其研究隐约地分出群居与杂居两种不同的产业集聚类型,前者是指同一产业间的地理集聚,而后者则涉及了不同产业由于相互关联而产生的协同集聚。
加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吉林省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保证吉林省经济发展实现“调结构、转方式、保增长”的关键举措。本文首先对吉林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吉林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其次指出吉林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单体规模较小、产业层次较...
河南省依托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于国际金融危机之际推出的10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积极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生产要素集聚、产业形态集聚、产业链条形成和政府服务集聚等方式,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提升河南文化产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之后,如何保持河南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全省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刚刚过去的2009年,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决策,将加快实施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全省经济在后危机阶段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力争培育营业收入10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2~3个,500亿元以上的10个,100亿元以上的50个。到20...
探寻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实践路径, 包括充分发挥制造业集群经济优势、 积极培育创新型制造业、 逐步推进东北制造业一体化进程。
本文主要介绍了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及经验。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由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和相关机构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是最重要的投资环境,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亮点和有效途径。产业集群只突出一个主导产业,以地域化集聚、专业化分工、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基础设施和信息共享为特征,围绕做大做强同一产...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