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劳动价值观     检索到  19536  条相关信息

劳动价值观培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校园,大国工匠在身边”的独有优势,通过“打造一个特色品牌,完善一个共建机制,选聘一批劳模导师,搭建一系列科研平台,拓展一片文化阵地,开创一门特色课程,开展一项志愿服务”,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工作中,深入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教材、进课堂、...

作者:刘瑶瑶 LiuYaoyao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陕西社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在市场化、城市化的推动下,传统社会价值、现代社会价值乃至后现代社会价值相互碰撞融合,文化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那么,这一状态是否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出现了价值观上的断裂,抑或是更加理性与成熟。陕西公众文化价值观的现实状态到底怎样?本报告将从社会道德、政治取向、工作伦理和生活...

作者: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生态价值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然价值取向。本报告从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公众的环保参与度等领域就广大社会公众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了社会调查。调查表明,我国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环境权益意识日益增强,反映了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最后提出今后在环保参与的宣传发动上,要总结义务植树的成功...

作者:孙伟平 陈慧平 秦廷国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在现实的生活世界里,价值观不仅为社会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提供规范性判断,而且也是社会理念的重要构成部分。绿色发展理念所诉求的生态价值观,一方面继承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绿色发展理念的独有的理论特质。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消解对自然的漠视,重新诠释自然的价值,力求形成绿色思维模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使我们既考虑人类的利...

作者:张敏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男尊女卑、男主女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性别文化特征,也是中国男女不平等的主要文化根源。男女平等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价值观基础,似乎与传统文化水火不容,实则不然,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国历史文化土壤,也不能完全割裂与旧的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平等、和谐、仁爱、阴阳平...

作者:范红霞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加快培养生态文明意识”方面,党和国家多次强调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曾明确指出,“努力使生态文明成为主流价值观并在全社会普及,通过让生态文明知识理念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提高青少年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重要性认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随后,在2015年提出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再次指出要“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

作者:张敏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引导对维护社会团结、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利益调整和分化带来了价值观的深刻变革,造成了当前思想观念领域多元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局面。为防范社会认同危机,加强价值观整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战略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命题和任务。本文以个人价值观、社会道德观、政治信仰观、民族国家观为价值观具体分析内容,以“传统—现代”为分...

作者:聂翔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到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理念已然成为党和国家促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快速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价值指引和行动导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特别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纳入其中...

作者:张敏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