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劳资双方矛盾     检索到  20372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劳资要和谐。首先,介绍了劳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力量。其次,提出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资矛盾。最后,提出以公平、法制为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促进劳资和谐和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王建均 出版时间:2007年03月

近年来,受政策法律调整、经济环境、企业用工管理、劳务工价值理念等多重因素影响,宝安区劳资群体性劳资事件时有发生,劳资维稳压力俱增。要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劳资事件的发生,维护劳资关系和谐稳定,必须从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营造企业自觉守法氛围、完善用工管理模式、提升劳务工整体素质、加强监管保障机制等多方面着手。

作者:许进 陈超 张敏 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社会群体的利益分化,以及社会成员间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的明显改变,是当前中国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主要原因。面对普遍存在的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公众是如何认知的?影响他们社会冲突意识的机制是什么?对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感受是否会影响到人们对社会和谐稳定形势的判断?这些问题都是本文分析的主要内容。

作者:李培林 陈光金 张翼 李炜 出版时间:2008年08月

社会治理要以目标导向为主,目标导向和问题意识双管齐下。目标导向强调价值整合、政策融合。问题意识切中关键环节和主要问题。

作者:曾红颖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物业管理矛盾是当前社区中的一类主要矛盾,防范化解物业管理矛盾,妥善处理物业管理方面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方面和当务之急。物业管理矛盾类型多样,特性不一,原因复杂。防范与化解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立法,加强执法,构建新型有效的物业管理矛盾化解机制,全面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面的复合治理作用。

作者:陈德豪 陈喜强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自1978年经济改革以来,市场经济使中国劳工与国家的关系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Chiu和Frenkel,2000;Cooke,2005;Ng和Warner,1998;O’Leary,1998;Taylor et al.,2003;Warner 1995;2000;Zhu和Warner,2000)。中国工人曾经受雇于国家,并受到党和国家某种程度上的保护。然而,诸...

作者:许少英 陈敬慈 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关键词:

出租车行业涉及多元利益主体,相互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利益矛盾,如果缺乏有效的协调,在一定条件下会演变、升级为利益冲突,严重时会引发利益危机,造成社会不安定。本文从北京出租车行业多元利益主体的矛盾分析入手,对矛盾形成的原因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就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如何协调与化解出租车行业的利益矛盾、防止利益冲突的发生、促进行业的和谐发展,提出了...

作者:庞世辉 出版时间:2007年01月

法制宣传、化解矛盾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起到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本文探索了如何在建设和谐幸福家园过程中进一步发挥法制宣传和矛盾化解作用的路径,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共同建设和谐幸福家园,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贵州省司法厅调研组 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