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区域社会     检索到  1374  条相关信息

鉴于土地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本书对资源型经济涉及的矿区土地利用问题展开系统研究。上编以产权明晰作为完善矿区土地利用制度的前提,运用演化博弈分析从法律政策层面提出矿区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方案;下编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土地承载力提升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解决矿业活动的负外部性问题,改善土地利用方式,促进矿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共荣,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结合实地调研情况...

作者:何淼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人类的任何社会经济活动总是与某一特定的空间场所相联系,而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既包括区位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也包含文化和制度政策等因素。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这些因素在空间上呈非匀质状态,从而导致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非匀质特性。空间的差异使得“什么事在什么地方” 成为研究资源的空间配置规律、特点及效率的主要内涵。无论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资源布局,还是...

作者:殷存毅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中国是一个巨型国家,不同地区差异很大。造成中国区域差异的原因很多,择要来说,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种植结构、开发早晚、距离权力中心远近等。中国农村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南中北方村庄社会结构的差异上。中国东中西部农村的发展差距早已进入学界与政策界的视野,并在政策上进行了诸多研讨与应对。南中北方农村的差异,经过贺雪...

作者:贺雪峰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易迁安置”是脱贫攻坚中解决特困人群脱贫的重要工程之一,易迁安置区域的治理与发展又必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在深入恩施州实地调查易迁安置区域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其治理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模式,从搬迁与融入、治理与发展、巩固与振兴三个层面探讨安置区域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及所形成的科学方法和有效路径,并提出了...

作者:谭志松 胡孝红 出版时间:2024年03月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工业化和社会城镇化的急剧发展,以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过程和空间格局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济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①由注重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转变为对经济、社会和制度因素引发的区域发展政策的关注,即转移到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过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形成的空间结构;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成为经济支持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区...

作者:梁昊光 杨维凤 王德利 游霭琼 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本报告分析评价了“十二五”时期中国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举措。“十二五”时期,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率提前实现规划目标,中国整体进入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城镇化的区域差距不断缩小,城市群加快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但目前中国的城镇化质量还较低,农业转移人口...

作者:苏红键 王业强 魏后凯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出发点,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生态城市带建设和相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工程沿线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沿线城市和相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工程沿线生态城市带建设、受水区与水源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并提出了国家和地方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所应...

作者:吴海峰 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农村发展是一个综合、复杂的问题,它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意义。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民族团结,而且影响到边疆稳定和边防巩固。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今,农村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要求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云南财经大学设计团队结合地域和人文特点,通过钢结构、高压生土隼卯砖等技术的...

作者:农伟 王智慧 崔木扬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