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主要介绍了永州市零陵区和冷水滩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具体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以及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等内容。总之,在冷水滩区的范围市、区、乡三级医疗网络基本健全,医疗、防疫、保健三大功能体系基本完善。
静宁县的医疗卫生事业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基本健全,且运行良好;全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人员稳步发展,房屋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医疗设备大幅度增加,预防保健全面展开,防病治病效果显著提高,公共卫生意识普遍增强,应急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所增强,医政管理工作已经依法顺利开展。
调查发现,1993~2006年,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柳州市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社区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日益健全,妇幼保健工作成效显著,爱国卫生运动稳步推进,公共卫生监督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为保障全市人民的健康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以来,河南省卫生系统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由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工作才刚刚开始,仅仅是初步建立了框架,还滞后于全省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所以公共医疗卫生事业还存在着各种的问题,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只有通过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
农村村民由于长期进行体力劳作,身体状况一般相对较差。与此相对应的是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虽然医疗卫生存在历史久,但发展速度和水平都相对缓慢。老牛湾村村民目前以老年人为主,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而自然村没有卫生室,只能前往营盘峁行政村看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因报销限制条件多、起点高,给村民带来的优惠福利并不多。
农村医疗卫生制度是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而制定的,包括医疗机构的产权及其资金的筹集管理、主要任务和监督机制等各种规则的政策及法律体系;具体到1949~1984年,则指为满足农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而制定的,以基层党支部为领导,以集体经济为依托,以社、队医疗组织为机构,以在乡医生为主体,以防病治病为主要任务,以贫下中农协会为监督的具有社会主义集体性质的...
1969年起,百色县农村全面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各公社卫生院、县医院分期分批举办赤脚医生培训班。大队合作医疗经费、药品基金由群众按人口统筹解决,赤脚医生的报酬按大队干部统筹解决。六能村还设有兽医一名,负责村中牲畜家禽的疾病防治工作与牲畜的接生工作。此外,六能村地处深山,自然环境的威胁造就了村民人人略懂民间医药常识。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了农村医疗卫生保障。首先,阐述了农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意义。其次,介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最后,介绍了农村其他卫生事业。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