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静宁县的医疗卫生事业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基本健全,且运行良好;全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人员稳步发展,房屋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医疗设备大幅度增加,预防保健全面展开,防病治病效果显著提高,公共卫生意识普遍增强,应急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所增强,医政管理工作已经依法顺利开展。
调查发现,1993~2006年,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柳州市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社区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日益健全,妇幼保健工作成效显著,爱国卫生运动稳步推进,公共卫生监督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为保障全市人民的健康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覆盖北京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医疗资源国内领先,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充分显示了医疗卫生在保护市民生命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报告首先从医保、医疗和医药三个方面梳理并回顾了2009~2018年度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进展情况。通过回顾发现,我国基本建成覆盖全民的基本医保制度,通过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理顺医保管理体制;医疗服务体系上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大政府投入破除以药养医问题;药品供应体制上实施“4+7”药品带量采购试点。但相关数据显示,在政府财政投入明显增加的同时,公立医...
中国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大讨论集中在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之路该怎么走。笔者认为,应该走既非行政化又非私人化的第三条道路即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道路。医疗卫生是市场体制下的公共服务产业,应该建立产业的提供者、生产者和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常规发展关系。中国在破除了医疗卫生领域的行政供给制之后,政府未能承担规划、融资、管理、评估、监督等产业提供者的功能,让产业的生产者——医院、...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了农村医疗卫生保障。首先,阐述了农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意义。其次,介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最后,介绍了农村其他卫生事业。
本篇首先介绍了医疗服务递送体制的多样性,然后指出走向“有管理的竞争”是全球性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最后探讨了公立医院的组织与治理变革,并总结了医疗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