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协调动力     检索到  46420  条相关信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的新论断将发展的内容具体化: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分析了如何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作者:马传栋 出版时间:2005年02月

市场经济中的区际经济关系,表现为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竞争关系以及互惠互利前提下的合作关系。因此,协调对区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协调成为区域发展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把区域系统视为一个复杂系统,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对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协调发展运行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共同发展实践提供...

作者:出版时间:2009年09月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动力可分为三类:从内源性个体动力来看,农民工摆脱基本需求后产生强烈的自身投资动力,其中女性的投资愿望更为强烈;从外源性企业动力来看,人力资本可以提高企业收益,推动产出增长;从引导性政府动力来看,政府的宏观管理作用可以引导人力资本投资。为了使三类动力协调推动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政府需要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引导企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进而激发...

作者:王李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首先,本文梳理了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外部动力。其次,本文构建了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之间的逻辑框架,指出内部动力为人力资本提升,外部动力为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最后,被采用实证分析,对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内外动力进行现状分析,总结问题,由此确定内外动力所应包含的关键要素,并根据各模式区域的针对性分析,提出不同的经济发展关键要素。

作者:杜宇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本文在城镇化发展以及动力机制等相关理论指导下,结合贵州省城镇化发展实际,围绕城镇化发展动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的变迁,梳理城镇化发展理论基础,分析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态势,在对贵州省城镇化动力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提出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的对策措施。

作者:罗艳 蒋楚麟 季飞 王兴骥 刘杜若 王俊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要实行统筹区域发展的协调发展战略,大力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唯此才能推动区域生产力提升、科学技术进步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强区域运行调控、采取多种形式和向科技型方向发展等资源整合对策。

作者:李世华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铜山县地处江苏省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居徐州都市圈核心,环抱徐州市区,具有典型的城郊型经济特点,20世纪90年代两度跨入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

作者:丁维和 出版时间:2007年10月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动力变革”,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东北三省制造业产业规模、项目建设、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已取得积极进展,为动力变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国有控股企业比重偏高、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变革支撑条件薄弱、技术创新内生动力不足问题仍然制约着东北三省制造业发展动力变革。为加快发展动力变革,培育壮大...

作者:肖国东 出版时间:2019年0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