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双季早稻     检索到  14029  条相关信息

1981~2012年,全国年均早稻趋势产量为5299 kg/ha,呈弱增加趋势;灾年年均气象减产率为2.2%,最大达5.9%。安徽、湖北的气象产量波动幅度较大,安徽、湖北和云南的单位面积气象减产量较大,江西的气象减产总量最大,安徽的气象减产率最大,最大气象减产率达32.6%。早稻气象灾损主要发生在安徽、江西、海南和云南等地,其中安徽是双季早稻气象灾损...

本文从发生频率、发生面积、发生概率三个方面探讨了早稻生产的低温阴雨危险性,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早稻播种育秧期均有遭受低温阴雨的可能,不同情景下,早稻低温阴雨发生概率随时间推移呈减小趋势,且随排放情景增大而减小;二是不同情景下双季早稻不同等级低温阴雨发生面积,在21世纪前、中、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各等级低温阴雨发生面积平均为...

单季稻生产的高温热害危险性,早稻生产的高温热害危险性,晚稻生产的高温热害危险性,水稻生产的高温热害危险性比较

水稻高温热害增加趋势明显且重度灾害显著增加。高温热害主要发生在抽穗开花期,1961年以来高温热害均呈增多趋势,特别是1981~2010年重度高温热害增多趋势明显。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高温热害呈西南部和东部多、中部和中西部少的分布格局;华南地区早稻高温热害少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呈北部多、南部少的分布格局;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稻高温热害呈西部多、东部少的分布格局。

1981~2012年,全国年均晚稻趋势产量为4990 kg/ha,呈明显增加趋势;灾年年均气象减产率为3.2%,最大达10.5%。云南的气象产量波动幅度最大,云南和广西的单位面积气象减产量较大,湖南的气象减产总量最大,云南和海南的气象减产率较大,其中云南最大气象减产率达8.9%。晚稻与早稻的种植区域基本相同,但由于种植时期不同,气象灾损的风险区也不相...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针对气候变化采取稳健的适应措施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危害有加重趋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减灾能力相对薄弱,我国一直是农业气象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气候变化又给农业气象灾害带来了一些新特点。本报告重点评价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主要种植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演变趋势及其气象灾损,为制定农业气象防...

作者:矫梅燕 张祖强 周广胜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2020年,江西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江西省全年三农网络舆情生态总体平稳向好,受新冠肺炎疫情和鄱阳湖流域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三农话题社会关注度较上年显著提升。其次,本文探讨了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话题,如脱贫攻坚、早稻种植等,并展望了2021年的热点舆情。

作者:陈亮 陈勋洪 钟志宏 熊倩华 时黛 樊首品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1961年以来,低温冷害总体呈减少态势,但1981~2010年低温阴雨呈增多趋势。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低温阴雨和晚稻寒露风均呈减少态势;低温阴雨呈西部多、东部少的分布格局,寒露风呈西北部多、东南部少的分布格局。华南地区寒露风减少态势明显,呈东西部多、中部少的分布格局;低温阴雨增多态势明显,呈北部多、南部少的分布格局。东北地区水稻冷害减少态势明显,呈中北部多、南...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