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介绍反贫困的定义、相关理论及其形成影响因素。
导致贫困的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交织。贫困问题是一种对人们基本生产生活需求的否定,贫困的发生意味着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难以满足。反贫困主要就在于让贫困人口实现自身蜕变,让他们有机会成长,逐渐脱贫。目前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贫困理论、收入分配不公理论及收入均等化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等,本文对其进行了着重阐述。
贫困问题是困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发展问题之一。陈光金:《中国农村贫困的程度、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9期。解决贫困问题是当今的世界性的难题。因此,贫困和反贫困问题,成为近代国际、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既有文献对贫困和反贫困问题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笔者在梳理了众多的文献后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关于贫困的内涵、类型、成因及...
本文围绕农民合作社以及反贫困的内容展开,分别阐述了农民合作社的内涵与性质、国内外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历史、国内外农民合作社的反贫困实践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从1978年开始,中国政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扶贫工作,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已经有将近2.5亿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到2007年,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只剩下约2000万。许多国际机构对中国扶贫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更表明,正是由于中国贫困人口的迅速减少,才扭转了世界贫困人口上升的趋势。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国际社会做出了千年承诺,要迅速减少世界...
日益严峻的城市贫困问题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影响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城市扶贫政策。至今,中国城市中已初步建立起了反贫困行动体系。当然,其中许多项目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覆盖面、经费来源、制度化水平、项目间的协调,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但这套体系的建立表明中国城市近年来的反...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