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国内储蓄率     检索到  39508  条相关信息

20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都谋求对退休金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的措施之一,就是在维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加大个人储蓄养老的比重。中国在1995年开始确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香港地区2000年实施的强制性公积金制度中,也可以看到个人储蓄性保险的影子。因此,尽管个人储蓄性养老在当今世界不具有普遍性,但由此确立的自我负责的精神与基金制...

作者:余少祥 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为进一步探究灾区居民震后储蓄变化背后的原因和作用机制,本文聚焦于预防性储蓄理论。本文以汶川地震为不确定性事件,克服收入波动的内生性问题,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展开系统检验。

作者:姚东旻 出版时间:2021年06月

本文分析了2006年中国投资和储蓄的发展情况。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主要靠国内强劲的投资需求(资本形成)拉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投资一直呈现出波动中上升之势——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投资为38%;2004年,则达到44%的高水平。相应的,中国的最终消费却在不断下降,2005年最终消费下降到了56%。固定资产投资的地区结构表明,尽管中国政府先后采取西部大开...

作者:李扬 王国刚 王松奇 出版时间:2006年08月

国内财富管理市场已经进入“战国时代”。截至2012年底,银行、信托、券商、基金及保险五大财富管理机构的总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1万亿元人民币,而银行理财的主导地位依然不可撼动。我们认为,全能型商业银行主导将成为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的主基调。为此,本调研报告聚焦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首先,我们全面分析了此市场在2010~2012年间的八大运行特点、发展趋势:产品数量...

作者:殷剑峰 王增武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本报告是对中国高储蓄问题的探究。报告首先通过分析实物交易表与对实物交易表的修正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国民储蓄的部门结构,其次对国民储蓄和部门储蓄上升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结论病给出了政策结论。

作者:殷剑峰 李扬 出版时间:2007年06月

本文从以下方面对中国内地的消费市场进行了分析:2003年中国内地消费市场经济环境;2003年中国大陆消费市场的特点;2003年消费市场特点描述;2003年中国内地消费热点解读。

作者:黄京华 出版时间:2004年02月

本文尝试从时间偏好的心理实质出发,在厘清认知判断和自我控制、时间偏好和家庭储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灾害冲击对个体跨期选择行为影响的一般分析框架。

作者:姚东旻 出版时间:2021年06月

消费的稳步增长是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保证。目前, GDP 增速在2012 年前三季度连续下降, 经济增长率下挫已经成为最受瞩目的宏观经济问题。为在短期内实现经济增速的回升, 宏观政策的首选影响对象仍是投资需求。但是, 消费需求的重要性也在上升。其一, 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需求不足将直接制约总需求的扩张。其二, 所有的投资最终都要转化为消费...

作者:郭宏宇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