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篇首先介绍了伊拉克大选及其地区和国际影响,然后分析了巴以局势的走向、以及伊朗核问题风波,最后探讨了哈里里遇害与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
本篇首先介绍全球化的政治含义,以及全球化推动了非洲政治变革的步伐,然后探讨了全球化引发了政治动荡和政治衰败。
本篇首先介绍了中东国家政治制度民主化发展,以及全球化与政治制度民主化全球化发展中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与政治制度民主化。
2006年,非洲政治发展继续在保持政局总体稳定的情况下平稳推进,非洲多党民主和政治体制建设继续向纵深发展。一方面,现有民主机制通过定期顺利举行的大选得以延续和巩固。另一方面,处于后冲突时代和平重建的国家,则通过民主选举加强政权的合法性基础。“集体安全”理念和机制进一步强化。另外,随着近年来非洲政治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非洲资源禀赋优势的凸显,非洲在国际事务中的作...
尽管中东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尽一致,但从总体来看大都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动荡,矛盾比较集中。中东政治发展步履蹒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循序渐进型,即在保持社会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逐步有序地推进民主政治发展,中东大多数国家基本上都属于此类;外力改造型,即被外部力量以各种不同的借口用暴力推翻原有政权,主要是伊拉克、阿富汗等国;战乱中整合型,即长期处...
2014年,海地议会和市政选举继续被推迟,总理辞职,国内政治力量对立严重,政局日趋紧张;受政局影响,海地经济增长低于预期,但宏观经济基本保持稳定;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高涨,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出现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增大;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再次延长在海地的任期,但将继续缩减军事人员数量;海地与多米尼加的关系有所改善。
本篇主要介绍了2005处在转型时期的中东社会仍处在“矛盾多发时期”, 在特定的国际关系和社会历史条件下使中东地区引起了人们的更多关注。
2010年,危地马拉政局表面上风平浪静,而实际上执政党与反对党之间为筹备2011年总统选举而暗潮涌动。经济增长缓慢、税制改革一波三折。社会安全问题加剧、打击犯罪举措收效甚微;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使执政党在农村地区支持率保持高位。在对外关系上,危地马拉政府仍旧在贸易合作、打击毒品贩运等问题上,与美国和墨西哥保持密切联系;国际合作以安全领域合作为主。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