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中国残障观察报告》从2009年起至今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残疾人之友》播出的一档广播节目,2014和2015年延伸成为一份文字版的、植根于中国残障社群的观察报告。《报告》遵循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精神和理念,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为背景,以残障社群为本,以问题为导向,以理性研究和感性经验为依据,以务实、平衡、拥抱的心态,以系统、理性、平等的对话,...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与发展问题紧密相连。通过对全球挑战与国际事务的辨别、国际组织与治理机制的探讨、治理过程与实践案例的展示,本书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去关注全球事务与发展这个新兴的领域,它又能在何种程度上重塑我们的世界观和发展观,这些观念与实践对我们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何在等问题。本书具体内容涉及中国与世界的新型发展关系和跨文化认知...
在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对话、协商”始终是两国秉承的重要原则。中日两国领导人都强调,需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促进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广泛合作。1978年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来,中日两国外交事务当局逐渐建立起“随时协商”、“定期协商”的交流机制,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框架提出通过国家保护人权的义务、企业尊重人权的责任以及对工商业相关侵权行为的救济措施来解决与商业有关的人权问题。残障者的平等就业权亦可通过此种框架加以保障。国际公约树立了残障者平等就业权的国际标准,中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现了这些标准,但在对残障的认识上仍与国际实践存在差距。全球契约、SA8000和ISO26000等规定了相关的企业责任,但其...
文章以案例研究主要阐述残友集团的发展历程以及残友集团的主要创新点,并提出建议和评价。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入世”十年来深圳在反倾销与产业预警、贸易摩擦应对等多个方面开展的工作,深入分析了地方WTO事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指出了地方WTO事务工作的新领域,并对进一步做好深圳WTO事务工作提出了新思路。
我国残障者按比例就业制度自确立以来对促进残障者就业,实现个人价值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相关数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按比例就业仍然面临着按比例就业率不高,未能有效解决残障者就业问题的现状。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我国按比例就业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法律规定较为笼统,实践中不易操作、缺乏有力的惩罚和激励机制等。为此,应以《残疾人权利公约》所构建的残障的“人权模...
本文以《残疾人权利公约》中的权利视角为出发点,通过案例梳理与评析,呈现残障者在实现司法正义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指出残障者平等实现司法正义的可能途径和行动策略。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