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城市改造     检索到  45550  条相关信息

面对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城市老旧小区老化导致居住环境恶化的形势,实施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营造适老宜居环境、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质量、提高养老服务社会效能的重要措施。当前河北省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取得一定进展,出台多项推进适老化改造政策,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各地适老化改造工程启动,同时编制国内首个适老化改造地方标准《既有住宅建...

作者:张齐超 出版时间:2021年05月
来源:《地理科学》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资源型城市;棚户区改造;城市贫困

河南省的城中村改造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较为迅速,特别是在改造过程中创造了被誉为“郑州模式”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河南全省的城中村改造。深入研究河南省城中村改造的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和品位,全面提升河南的城镇化水平。

作者:张要杰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来源:《公共管理评论》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城市贫困社区;城市增长联盟;利益相关者;改造模式

郑州市的城中村改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1995年,河南华诚房地产开发公司取得位于郑州市东太康路附近的杜岭街道张砦村约103亩地,出于缺少经验等原因,这块土地在长达六年时间内被闲置。直到2001年10月,上海来的郑州长江置业有限公司与华诚集团达成合作协议,于2003年7月,双方联合开发的郑州大上海城步行街正式动工,成为郑州市的第一个城中村改造项...

作者:出版时间:2012年08月
关键词:

城中村是中国快速城镇化兴起之后出现的问题,是社会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结果。各地城中村改造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关涉民生的问题,主要包括:拆迁补偿标准的法律依据与现实脱节、暴力强拆事件多发、城中村民就业适应能力差、城中村民社会保障参保率低、城中村集体资产难以担当社会转型重任。为实现城中村社会与空间的和谐改造,必须建立城中村人口与土地协同城镇化的机制,使城中村宅基...

作者:孟禹言 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本文提出棚户区改造及其回迁治理研究应该使用“优势视角”,避免消极将棚户区视为城市的伤疤,而会充分理解棚户区在单位时期的城市治理中所体现的历史合理性,并激活其在单位时期遗留下来的各类传统,成为促进社区重建的源头活水。对于弱势群体聚居的棚户区及其回迁社区,治理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因素。政府在公共资源分配和公共生活建构等方面与回迁社区等城市边缘社区的关系应更为紧密。城...

作者:芦恒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甘肃城镇化进程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城镇化水平已接近39%,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但与全国和西部其他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和较多问题,主要是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综合功能不健全等。因此应进一步调整城镇布局,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和改善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

作者:刘徽翰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