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县级城市特色塑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能够通过打造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居民幸福感、提升城市对人才、资本的吸引力来促进城市发展。县级城市特色塑造的目标定位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近期和远期的目标定位;二是城市构成,包括地理、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目标定位。县级城市特色塑造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注重城市功用价值原则、尊重自然和历史原则、生态优先原则、...
一个城市的内涵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人和谐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城市的特色地域文化是打造和提升城市内涵的重要手段。郑州作为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郑州的特色地域文化。目前,郑州市正处于城市转型升级阶段,充分利用其特色文化打造与提升城市内涵,对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城市竞争都具有重要价值。
在云南省4060公里的边境线上,分布着8个州市,其中市建制的城市有13个,分别为保山市、临沧市、普洱市3个地级市和泸水市、腾冲市、瑞丽市、芒市、景洪市、蒙自市、个旧市、开远市、弥勒市、文山市10个县级市。在这13个城市中蒙自市、个旧市、开远市、弥勒市、文山市5个县级市虽未直接与境外国家接壤,但隶属省内沿边境的2个民族自治州,其发展条件及环境与那些和境外国家接...
本报告主要对甘肃省12个重点城市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7)》中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简要论述,并以生态城市健康指数排名位于甘肃省之首的兰州市为例,对其交通、能源、绿色消费、循环经济、环保、新型城镇化、生态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以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现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为其未来生态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及推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提供参考与支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凸显出一个最大的发展问题——城市蔓延(摊大饼)的模式不可持续。面对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大环境恶化、交通拥堵、可耕地减少、人居幸福感下挫等综合性问题,下一步该如何应对?研究认为,应走集约化城市发展道路——兴建立体城市。立体城市是东西方历史文化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现代大工业和高科技的支持下,它可以综合性地解决居住、环...
本报告对西部地区84个重点城市生态城市安全屏障建设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以生态城市健康指数(ECHI)排名居西部地区之首的南宁市为例,总结了其生态城市建设成果,就南宁市如何进一步推进生态城市及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从垃圾分类、生态农业、可再生能源推广、绿色消费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009年,我市总体工作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德州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学习滕州,打造鲁北最富特色魅力城市,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50强”的坐标,大力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商贸兴市、强农富民”战略,突出抓好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重大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工作重点,实现经济跨越发展、事业全面...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