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城镇家庭收入水平     检索到  17859  条相关信息

2001年,北京市国民经济步入了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新时期。企业经济效益好转,职工收入增加,人民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小虎 出版时间:2002年02月

本篇首先探讨了陕西省住房保障政策的历史沿革,然后对陕西省住房保障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并就进一步完善陕西省住房保障政策提出建议,最后给出相关结论。

作者:雷晓康 吴砚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妇女福利和家庭服务是社会福利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我国妇女福利事业和家庭服务事业发展现状及相互关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妇女福利与家庭服务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造成妇女福利与家庭服务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发展家庭服务事业提升妇女福利的依据和对策建议。

作者:王立剑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文章首先深入分析了高价位住宅市场、住房空置现象产生的原因,接着,作者提出规范住宅市场的前提是形成规范的交易主体。最后作者论述了重新启动市场的关键是综合治理。

作者:李树直 出版时间:1996年11月

住房是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在房价高企的情况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发展历程的回顾,对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尚教蔚 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自2000年3月中央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发展问题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着中国现代化全局: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不在东部,而在西部;中国现代化的落脚点最终还是在西部地区。因此,西部大开发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马克思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所以研究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必须落脚到对家庭经济状况的研究,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家庭的经济状况...

作者: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城镇化进程中,四川省出现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这种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城乡土地、人口等制度未能适应城镇化发展的新需求。因此,要通过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城乡就业制度及户籍制度等改革促进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作者:高杰 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根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秦巴山片区县域和中心城市2004~2014年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等的进程及趋势,发现片区整体城镇化进程较快,但片区内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与全国差距比较显著;中心城市发展与土地空间不相称,人口集聚能力有限,中心职能发挥有待提升;片区城镇化质量偏低,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协同水平...

作者:张琰飞 朱海英 出版时间:2015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