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研究在对河南省城镇老年人养老服务状况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出发,按照传统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方式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方式的养老服务供给与老年人的需求基本契合,真正的问题在于养老服务供给的程度、质量等。基于此,对河南省城镇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老年人需求将呈现多样化、不断增长、注重服务质量、自我实...
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6亿多人,占总人口的12.5%;到2015年,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2亿。人口老龄化在我国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保障老年人的权利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界定了老年人和老年人权利的概念,梳理了我国法律对老年人权利的规定和保护,概括了我国在保障老年人权利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我国老年人权利保...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河南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日益多元。2022年河南城镇老年人养老现状与需求专题调研显示,传统居家养老仍是目前主流养老模式,多数城镇老年人对养老现状较为满意,对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精神服务等需求较多,但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有限、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凸显。本文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明确政府...
与贫困水平的估计结果一致,因为脱贫的家庭多于新增贫困的家庭,城乡的老年人贫困状况在2011年到2013年都有所缓解。暂时贫困 在总贫困中所占的比例高于持续贫困,尤其当以消费支出数据估算贫困时。持续贫困占农村老年人家庭总贫困的比例高于持续贫困占城镇老年人家庭总贫困的比例,这意味着农村老年人贫困的后果更严重,脱贫的难度可能更大。
本章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大部分老年人已经被各种形式的医疗保险所覆盖,但是仍有13%的老年人缺乏医疗保障。社会经济地位、逆向选择、医保制度的分割性会影响老年人是否拥有医疗保险。这些经验发现为正在进行的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特别是解决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提供了可贵的实证依据。
社会经济地位不仅是影响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因素,而且是影响他们健康的根本因素。这意味着根本原因理论对中国的老年人依然适用。对政策制定者而言,该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要降低健康不平等的程度,政府应着力于缩小不同阶层老年人在社会资源方面的差距(譬如扶贫),着力于实施一些老年人无须动用社会资源就能获得的促进健康的手段(譬如全民医疗保险)。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变化的主要特征,我国养老政策体系也在进一步完善,但是,养老护理体系建设、民办养老机构支持体系建设、投融资模式发展、管理体制优化等一系列结构性的矛盾还未真正解决,“十三五”期间亟待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全面开拓养老服务业发展新局面。本文主要从中国老年人政策进步指数指标体系以及2012~2014年的省份排名及其特征等方面,总结了我国...
本文以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模式为样本,基于人口精算模型,测算若将此模式推广到全国城镇,总的长期医疗护理需求与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基金供给有何种关系,从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视角讨论在全国城镇范围内推广此模式的可行性。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