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基层治理的成效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整体水平,也直接影响到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实现。十八大以来,中央相继出台如加强和改善基层党的领导、村民自治单元下移、乡镇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等对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进行改革创新的系列政策。但这些政策对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依旧针对性不强、精准性不够、有效性不大,原因在于基层治理具有主体多元、内容繁杂、方式多样...
乡村是国家治理最基本的单元,乡村治理是否有效,不仅决定着乡村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稳定,也体现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基层治理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从党建工作、民生服务、基层自治、法治建设和平安建设五个方面回顾武平基层治理与保障的实践探索;其次,本文讲述了武平基层治理面临的挑战;最后,本文总结了武平基层治理与保障的经验,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的措施。
脱贫攻坚过程不仅是一个扶助贫困的过程,也是基层社会治理变革的过程。脱贫攻坚带来了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治理技术和组织体系的变革,是基层社会的一次革命,是土地改革和联产承包之后农村基层社会的一次重大变革。脱贫攻坚的民生目标导向、第三方评价机制、基层社会整合与再造、社会的力量参与实现了基层治理理念和治理机制的变革,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但脱贫攻坚的方式也可能带来行政...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参考指标与衡量标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因此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成为各级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在推进基层治理创新过程中,出现了治理无主、治理无序以及治理无章的难题,既没有发挥治理主体治理的潜力,也没有将治理内...
本文重点关注老牛湾自然村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具体包括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和村民委员会行政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工作包括三类,第一类自我管理和服务,包括居民公共事务、公共服务、公益事业的组织与协调和提供;第二类调解民间纠纷,反映居民诉求;第三类宣传教育,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本文根据不完全统计,共收集到在1999~2010年实施的中国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治理的16个项目,并按年份一一进行了详细列举,包括河北省迁西县农村妇代会直选项目(1999~2006)、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政策创新示范项目(2003~2004年)、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比例示范项目(合阳一期项目)(2004~2006年)等,每个项目都介绍了其项目时间、项...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