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不同情景下夏玉米各生育期总干旱发生面积表明,在参考时期,各生育期发生干旱面积呈乳熟——成熟期>播种——出苗期>出苗——拔节期>拔节——抽雄期>抽雄——乳熟期,其干旱发生面积约占种植区总面积的33.3%、28.4%、27.9%、27.0%和 23.5%。不同情景下,乳熟——成熟期干旱平均发生面积最大,占种植区总面积的25%~44%;其次...
1981~2012年,春玉米主产区(黑、吉、辽)气象产量的波动幅度和灾年平均减产量明显大于夏玉米主产区(冀、鲁、豫),春玉米主产区灾年平均气象减产率(10.7%)明显大于夏玉米(5.3%),春玉米比夏玉米面临更大的灾损风险。灾年玉米单位面积减产量较高的省份是辽宁和青海,吉林和辽宁的玉米减产总量最大,辽宁、天津和黑龙江的灾年玉米气象减产率较大。北方的黑龙江、吉...
农业是气候变化敏感行业,针对气候变化情景采取稳健的适应措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本报告预估了不同排放情景下1.5℃和2℃升温阈值出现的时间和中国气候,评估了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一季稻和双季稻)生产的气候危险性,为制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未来中国达到1.5℃和2℃升温阈值的时间要早于全球,且以东北和西北地区出现的时间最早。未来中国温度和降水均呈增加趋势,且在2℃升温阈值时增幅更大、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强度和概率更大。未来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一季稻和双季稻)生产的气候危险性演变趋势、强度和类型出现了显著变化。水稻生产主要受高温热害和寒露风影响,冬小麦生产主要受涝渍和干旱影响...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针对气候变化采取稳健的适应措施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危害有加重趋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减灾能力相对薄弱,我国一直是农业气象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气候变化又给农业气象灾害带来了一些新特点。本报告重点评价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主要种植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演变趋势及其气象灾损,为制定农业气象防...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甘肃省气候变化、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种植制度、农业气象灾损及其风险的时空演变,探讨了甘肃省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可为推动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及气象精准扶贫脱贫提供决策依据。1.气候变化趋势1961年以来,甘肃省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平均最高气温上升幅度最大,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小。各季温度增温明显...
粮棉生产是国民经济稳定健康运行的基础。本报告在总结2018年河北省粮棉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2019年粮食、棉花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形势,对2019年河北省粮棉生产进行了预测,提出了促进河北省粮食、棉花稳定生产的对策建议。
农业是气候变化敏感行业。不同排放情景下1.5℃和2℃升温阈值给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带来的气候危险性出现了新的特点。未来水稻生产主要受高温热害和寒露风的影响,冬小麦生产主要受涝渍和干旱的影响,玉米生产主要受干旱影响。针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气候危险性,需要采取稳健的适应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候危险性的影响,确保粮食稳产高产。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