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多元共治     检索到  50752  条相关信息

从革命逻辑到执政逻辑的转换,使中国的社会治理理念经历了从管制、管理到治理的嬗变,因应了中国社会转型的不同阶段执政党社会控制方式的选择。社会转型的核心是从人治到法治的转换,是树立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最高权威,践行法治精神。社会治理当然也必须从治理与被治理的一元治理变为多主体参与的多元多元共治将成为常态化制度化的存在。

作者:涂小雨 TuXiaoyu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来源: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农村社区; 多元主体; 贫困治理;

京山市推动多元协作,发挥各方治理主体的治理优势,探索出“党治、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有效治理新模式。 一是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乡村治理方向;二是通过找准自治单元,吸纳农民自觉有序参与,激活乡村治理力量;三是通过创新信访代理,疏通公众利益表达渠道,优化乡村治理体系;四是通过引入积分制度,建立乡村持续治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作者:陈涛 帅劲杰 彭茜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本书从草地家庭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入手,向社会问题和政府管理等方面延伸,基本厘清了困扰川西北牧民定居化问题的要害,提出了加强家庭建设、提高素质教育和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等基本思路,不失为中国新时期定居化进程中的写实力作。

作者:文艳林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政治性、阶级性、党性都要求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前提下,权力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权力介入不是依靠权力的强制性力量,重走历史的老路,而是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发挥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优势,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主要是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方式改变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的主体行为,进而改变分配结果。

作者:王桂枝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近年来,河北省以“司法推动、社会参与、多元并举”为原则,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较好地满足了民众多渠道解决纠纷的需求。但是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仍存在机制不健全、诉非衔接不畅等问题,需要从思想观念转变、方式方法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入手,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向纵深推进。

作者:麻新平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社区居民需求的变化向政府和社会公共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虽一字之差,但体现了党和政府在社会领域内治理思路的变化,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新格局是未来社区治理的新方向和新目标。

作者:于燕燕 出版时间:2015年02月

本文介绍了共建共享的路径和模式。

作者:陈帅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