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对多维贫困的理论和测量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文献综述。多维贫困测量比传统的以收入定义和测量贫困更能准确地反映贫困人口的福利被剥夺情况。本书将资产作为一个重要维度纳入多维贫困分析框架,并利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以及2009年 “中营养与健康调查” 数据,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家庭的多维贫困进行了测量。
本文将研究的问题是:在中国于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进入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如何制定相对贫困标准?具体问题包括:第一,中国的相对贫困标准是基于收入或消费的一维相对贫困标准还是多维相对贫困标准?第二,中国的相对贫困标准是否应该像一些学者所说的那样,以中位数收入一定比例作为相对贫困标准,并逐步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接轨?第三,如果采用多维相对贫...
本报告是关于“两化”融合的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分析,首先分析了“两化”融合宏观机制的三大支柱:融合硬度、融合软度、融合深度,然后探究了“两化”融合的微观机制,即投入产出分析。
本文以2018年中国农村科技特派员秦巴山片区新型经营主体调查问卷(以下简称“科特派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新型经营主体视角研究农村产业融合的组织模式、驱动力、利益联结机制、融合效果和价值增值问题,深入剖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以及影响新型经营主体产业融合发展的因素,以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辽宁省在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和经济转型方面,已经摸索出一定发展途径,未来辽宁省“两化”融合速度将有所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两化”融合整体水平。目前辽宁省融合硬度和融合软度已经表现出一定规模优势,较大的总量规模导致发展速度和潜力不大,因此若想进一步提高其发展速度,必须转换传统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模式,寻求新的突破口。因此未来应在保障工业化和信息化质量的同时,寻找“两化...
中国古代的先贤们很早就提出了类似于“融合”的概念和含义,如儒家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政治学上的“和同为一家”,社会学上的“美美与共”。而现代西方社会融合理论告诉我们,社会融合是一个渐进式的、多维度的概念。农业转移人口在经历经济融入、社会融入、行为融入以后,最为重要的就是身份认同和心理融入。对于流入城市的农民而言,要面对的是迥然不同的文化,从同质性的、情感...
本文从经济融合、文化融合和心理融合三个维度研究农民工组织融合及其性别差异。就现状而言,农民工组织经济融合、文化融合和心理融合均无显著性别差异,但影响机制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例如,在组织经济融合层面,仁慈领导只对女性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在程序公平感和工作绩效中的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在组织文化融合层面,分配公平感仅正向影响男性农民工组织公民行为,程序公平感仅正向影...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