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失地花农     检索到  616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介绍了京郊失地妇女现状及发展对策浅析。第一,介绍了实地妇女的现状特征。第二,介绍了妇女失地状况及失地方式。第三,介绍了失地妇女经济收入及社会保障。第四,介绍了当前失地妇女再就业心态。第五,介绍了失地妇女对未来发展的设想。第六,提出对策建议。

失地妇女的最大困难是收入低,就业难,子女教育费用高,子女就业无保障。其权益受到侵害及难以得到救济的原因是: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的规定同妇女因婚嫁而流动发生矛盾,地方制定政策未贯彻男女平等国策,村规民约违背法律法规,执行监督不力,行政救济渠道不畅及农村传统观念习俗影响等,导致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以政府为主体、多方协力配合的失地...

作者:全国妇联妇女权益部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事实证明,中国农村的耕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而且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以承担农民的生存保障为主的保障功能,可以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民的土地问题、土地权益问题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突出,失地农民成为我国农村社会中一个日益扩大的群体。众所周知,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的确是值得骄傲的成...

作者:李小云 唐丽霞 张克云 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来源:中国网发布时间:2021-05-06
关键字:小金县 高山玫瑰产业 脱贫奔康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和城镇化高速推进期,土地征用和农民失地将是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对于土地征用对失地农民就业的效应缺少准确估计。本文基于2011年成都市“农村住户家庭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多元Logit模型估计了失地农民的就业效应,得到以下研究结论:大约70%的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改变自己原有的就业状态,转向非农就业,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健康状况等...

作者:王秋香 谢煜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本文调查了“非典”疫情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调查发现疫情将对2003年第二季度农民收入造成较大损失。本文还分析了“非典”对河南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对内蒙古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对安徽农民劳务输出和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对四川农民现金收入的初步影响,对青岛农民增收的影响,对浙江花农和水产品生产的影响。

作者:阳俊雄 侯锐 出版时间:2004年06月

本文包括有关乡村旅游与农户土地利用实证分析的两节内容。针对乡村旅游中的农地流转和旅游开发所引起的失地问题,基于课题组的调查数据,第一节研究乡村旅游对农户土地流出意愿的影响,第二节分析乡村旅游征地对失地农户福祉的影响。

作者:出版时间:2021年06月

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旨在确保农民被征地后的生活得以全面保障,即确保征地补偿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确保农民被征地后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确保被征地农民不因失地而降低生活水平,确保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有所保障。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