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应用《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中的老年人样本数据,对城乡老年人失能状况进行描述。抽样范围是中国大陆地区的31个省份,调查样本分布在其中的20个省份。样本的选择。调查采用多层多阶段抽样设计、各省份等距抽取相同数量样本的方法,每个省份城乡各调查500名老年人,省级以下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对参加调查的各省份具有代表性。调查的范围涵盖了...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对失能老年人来说,年老后身体机能衰退易发病,使其生活能力呈半失能状态或者完全失能。为了保障失能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政府和社会需要发展老年人福利事业以应对失能老年人美好的老年生活需求。当前,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导向等因素限制,贵州省在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精神慰藉...
在前文老年人失能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第四章对老年人失能基本状况的描述统计,本文采用《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中的老年人样本数据,运用生活水平法对老年人失能额外生活成本进行了测算,得出了全国老年人失能额外生活成本,并重点对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城市老年人失能额外生活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在少子化、家庭规模小型化背景下,失能老年人家庭亟待社会提供有效的照护服务资源支持,否则,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问题将演变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虽然我国老年人的失能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2015年仍有4.2%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同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生活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老年人失能风险。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
社会经济地位不仅是影响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因素,而且是影响他们健康的根本因素。这意味着根本原因理论对中国的老年人依然适用。对政策制定者而言,该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要降低健康不平等的程度,政府应着力于缩小不同阶层老年人在社会资源方面的差距(譬如扶贫),着力于实施一些老年人无须动用社会资源就能获得的促进健康的手段(譬如全民医疗保险)。
本书尝试对中国老年人的生活成本进行估计,目的是为制定精确的、针对老年人特点的福利标准提供参考,以期为细化国家老年福利政策,将老年福利政策由粗放决策向科学决策过程转变提供理论和数据分析的依据。中国超过1.7亿老年人口能否获得基本收入和生活支持成为中国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但针对老年人的福利政策往往采取统一标准,缺少对老年人特点和老年人生活成本全面、系统的...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