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开始探索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2007年《长期照护十年计划》通过,该计划实现了保障对象普惠化、服务方式社区居家化、资金来源税收化以及照护管理整合化的发展。2017年长期照护十年计划2.0开始实施,该方案扩大长期照护对象、扩展长期照护内涵、推进长期护理ABC计划、建立新型给付支付制度、扩充长期护理人力资源以及实施照护者关怀计划等。...
本文通过对中国老年人各年龄段失能率、失能老人数量、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财务需求成本、失能老人潜在的财务总需求的预测,得出2020~2050年中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财务需求总量、平均照护成本的变动趋势。通过对不同老年人健康程度、机构照护意愿和照护服务购买力的分析,对老年人长期照护财务需求进行科学分类。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财务供给多元主体共担提供科学依据。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中国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养老照护模式已无法维系。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当年的独生子女父母目前正进入老龄、高龄阶段,他们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要加快建立符合国情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加快实现从过去的家庭照护、家庭养老向家庭与社会共同提供照护养老服务的转变。
初建于汶川抗震救灾中的长期照护全国联盟紧急生活护理的行业,在青海玉树救灾中成熟了。2010年4月18日至5月29日,长期照护全国联盟开展了42天的抗震救灾志愿服务行动,组织了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56家长期照护全国联盟成员单位,共计193名志愿者,为315名藏族老人和同胞提供了专业生活护理照料服务。
美国老年人口规模持续增加,占比不断提升,由于残疾或者活动受限,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养老服务,但由于家庭规模缩小和女性劳动参与率提高,老年人依靠家庭照护的方式越来越困难。美国试图把照护老年人的责任从家庭转向政府,从私人领域转向公共领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形成了养老服务的多元供给格局。本文从养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场所、多元责任主体等方面介绍美国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对单一主体提供的政府财政普惠制供给、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制度、长期照护私人保险的财务供给能力进行分析,得出2020~2050年单一主体财务供给承担能力的变动趋势。单一主体财务供给能力难以满足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潜在的财务需求,需要多元主体共同融合,共担长期照护财务损失的风险,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财务供给多元主体融合提供依据。而政府的长期照护保险制...
本文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多元主体资源整合力度,包括各主体内部资源整合和主体之间的资源整合;明确政府、家庭、市场、社会组织在长期照护财务供给中的责任;加快构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明确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覆盖对象、资金来源、给付标准,实施“三步走”战略推进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搭建多元主体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主体之间、主体内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升多元主体融合程度和效率。
本文分析研究中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财务供给多元主体融合的意义、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认为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风险已经演变为社会风险,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财务需求压力大,需要政府、家庭、市场和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共同供给,而财务供给多元主体融合有助于财务供给的可持续性和效率的提升。因而提出了长期照护财务供给多元主体融合的科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对...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