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子女学业     检索到  10221  条相关信息

城区流动儿童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人群,他们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主体力量,他们的学习适应、学业成就以及受教育程度和质量都会极大影响他们未来发展的走向和不同社会阶层分流。尽管国家从宏观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城乡文化差异、户籍制度改革滞后、家庭经济较差等...

作者:曾天德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

本文通过对农村子女学业困境归因及其特征的调查分析,映照理论界关于高等教育获得的先赋性与自致性因素之争,提出学业成就与高等教育获得虽然与个体的自致性努力密切相关,但农村子女学业成就偏低的症结远非个体努力就能解决。

作者:谭敏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需要明确减负的根本目标是提高质量,要准确把握减负的时代特征、具体内涵,聚焦减负重点,辩证落实减负举措,减去不必要负担的同时必须增效。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不同时期根据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呈现特点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举措,取得了既定的成效。但减负问题仍然以不同形式呈现,主要原因是社会竞争在教育领域的传递和折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政绩观...

作者:陈东升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四维的研究框架,分析流动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提高学业成绩所面临的制度障碍、社会经济障碍、文化障碍和心理障碍,采用详细的案例材料更全面、清晰地描述流动儿童学业成绩面临困难的状况。针对流动儿童学业成绩面临的这些教育障碍,提出了改善其教育状况的政策建议。

作者:张绘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在对学校、教育实践者和家长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继续就学校空间中另一个重要行动者群体——农民工子女进行全面研究。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农民工子女本身处于被教育、被管理、被控制的弱势地位,加之户籍身份的影响,这种劣势地位尤为突出。在此,笔者将首先展现农民工子女在多面夹击下的生存境遇及其对学校和教育所持的态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农民工子女如何发挥自...

作者:史秋霞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本文从工作搜寻、工作质量、职业流动三方面探讨了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进入劳动市场之后的工作状况。一是从行业与地域选择、求职方式等方面讲述了留守儿童找工作的基本情况;二是从工资收入、劳动时间、岗位技能性等方面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工作质量。三是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分析,阐述了留守儿童职业流动的现实状况。

作者:周潇 出版时间:2022年08月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结束之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继续接受更高阶段教育的客观需求刚性出现。当前大部分城市的高中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加上制度和现实环境的因素,农民工随迁子女很难在流入地继续升学。如何满足规模巨大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继续接受教育的需求,成为当前和将来一个时期内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异地中考政策的梳理,对异地中考政策的出台、实施状况及实施效果...

作者:吴霓 葛恬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本文利用河北和四川5县13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17000多名四、五年级学生的调研数据,对回流儿童的基本特征、学业与心理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无法在城市上公办学校、父母返乡等是流动儿童回流的主要原因;在回流时间上,存在“回流趁早”的现象;大部分儿童的回流后监护和学习适应状况较差。②相比非回流儿童,回流儿童成绩更差,留级比例更高。③回流儿童的抑郁水平高于...

作者:张文玉 宋映泉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