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可追溯至西周,从那时起政府便承担起救灾济贫的责任并延续下来。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与旧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无直接继承关系。郑功成主编《社会保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第57页。其发展以1986年为界郑功成教授提出以1986年为分界点,其依据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4月的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是贫困问题的集中区和高发区。从1986年至今的30多年来,我国政府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坚持不懈地组织开展了大量的扶贫开发工作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近年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持续深入推进:2011年,中央政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包含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内的集中连片开发的扶贫新战略;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
本文首先阐述了增收政策收效不明显:统计上的农民收入增长,实际上的农民收入增长及增收政策为什么收效不明显及其原因。其次阐明了减负为什么重要:农民负担沉重;农民负担可能带来的后果;负担加重的原因;如何为农民减负。最后介绍了改革各项制度保障农民权益:改革土地制度,保障农民财产不受侵犯;取消户籍制度,允许农民自由迁徙;打破国家对粮食、棉花收购的垄断,促进农产品自由贸...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以每年脱贫一千万人以上的速度,实现了中国反贫困事业的“超常规”发展。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国家长期以来的经济积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进程,同时也得益于近四十年来国内环境的稳定,而这两者都离不开一个富有力量和韧性的政治体制。没有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优势,就很难实现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发展奇迹。我国政治体制的特殊性和优...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历史上多数大规模自然灾害都引发了大量人口迁移和流动,即所谓的灾害移民。灾害移民是人们在遭遇自然灾害时被迫采取的一种应对行为,是人类应对自然灾害这一极端事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对历史上各种因自然灾害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及其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和总结...
基于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并结合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本书认为,在目前处于经济发展整体下行压力较大的中高速增长新常态时期,我国应以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为出发点,借鉴参考国内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做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就业市场化、市场法治化、政府服务化为调控思路,围绕有效调控机制的构成体系,根据当前进入新时代的背景制定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