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为了适时监测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新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该标准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和资源环境六个方面,共18项指标。根据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以2000年为起点,2020年全面小康值为目标,本文将对2003年全国及分省(区、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测算。
为监测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反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果,国家统计局根据新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每年对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进行跟踪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04年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新进展。
本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对实现20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008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进程又向前迈进一步,由2007年实现目标的72.7%上升至实现目标的74.6%,提高了1.92个百分点。但是,从监测指标体系的六大方面来看,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并不均衡;从23项监测指标的实现程度看,难易...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通过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我们运用国家统计局新近研制的全面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对2003年河南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河南省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实现程度为23.6%,但由于人口众多、农业比重大、农村经济基础较差,致使全省人均指标落后、城镇化水平不高、经济发展...
2009年,中国残疾人总体状况比上年有所改善。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提高,住房条件有所改善,恩格尔系数有较大下降,残疾人受教育比例上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高于全国水平。但是,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多,残疾人受教育程度较低,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覆盖率不足1/4,残疾人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及占家庭消费支出比例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登...
2008年度,中国残疾人总体状况比上年有所改善:残疾人家庭收入有一定提高,住房面积有所增加,电话和家用电器拥有率普遍上升;残疾人婚姻状况基本稳定,接受康复服务的比例、参加社会保险比例、参与社区活动比例均有上升,接受社区服务满意度和对无障碍设施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但受教育程度依然较低,城镇登记失业率略有上升。总体看来,残疾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进程又向前迈进,但...
本文全面分析了2005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监测结果。总体上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差距进一步拉大,西部与中部地区差距略有缩小;从结构上看,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方面差距较大;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迈出坚实的一步,实现程度首次为正值。然后分析了“ 十五” 时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总体概况: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显著成...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