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GDP曾经被作为衡量社会发展、保障人类福利的最重要指标,通常人们都向往富裕的生活,“有钱就幸福”在很多情况下还是成立的;但是也有证据表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对生活的满意度并不一定随之相应提高。1990~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以不低于8%的年均速度增长,但是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呈U形的变化趋势。通过比较来自世界价值观调查、盖洛普公司、零点公司...
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向质量型转化。本文探讨了居民生活的现存问题和对策建议,并对2005年人民生活和消费市场状况进行了预测。
中国社会发展中居民的生活质量问题一直是政府和人民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七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最后得出了结论和建议。总体来看,目前制约中国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升高的最主要的负面因素是个人经济状况满意度偏低,大力发展经济仍是我们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是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从1993年即已开始的年度追踪调查项目。本年度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中国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较2007年小幅提升,促进满意度提升的主要是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国家自豪感、政府管理信心度等指标的进一步好转或保持高位。但个人经济、国家经济、物价波动承受力、消费信心等经济性指标普遍出现下滑,并且带动未来社会竞争力预期和未...
2007年,城乡居民对于中央政府的管理信心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感超过城镇居民,未来社会竞争力信心提升、养老忧虑感有所缓解,但是,个人经济、工作与职业状况等问题并无明显改善,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感指标甚至有较大幅度下降;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满意度提升、养老忧虑感下降,但物价上涨、文体娱乐需求难以完全满足、食品药品安全感低下成为制约他们总体生活满意度有效...
2004年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稳中有升,近八成居民感到生活幸福,农村居民幸福感强于城镇居民;居民心情方面,平静满足占主流;居民对未来生活乐观度处于高位平稳状态;个人经济、职业和社保满意度不高成为制约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升高的最主要因素;个人经济状况满意度和消费信心度低位平稳,社保和职业满意度有所提升但仍处低位,居住条件正不断改善。
本文首先阐述了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较2004年有所下降,连续5年,农村居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 水平高于城市居民,但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其次分析了居民乐观预期未来生活,“在工作中求变化和发展”是未来一年城乡居民共同的心声。接着介绍了个人经济状况满意度、个人职业状况满意度、个人社会保障满意度和养老忧虑是影响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然后分析...
本文是2006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展开的第一年,同时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施政思路。在政策层面之外,如果我们着眼于普通百姓的生活,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本年度与上年度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水平基本接近,其中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感受不及城市居民,显示相当部分农村政策的正面因素还在落实过程之中。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