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市民社会组织     检索到  49605  条相关信息

社区层面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构成了社区治理的基本目标,社区的善治,依赖于基层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居民多元主体间的积极互动和有效协调。社区治理的有效性以及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已经成为社区治理研究的主要议题。《准公民社区——国家、关系网络与城市基层治理》一书,从基层政权与市民组织角度出发,探讨二者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及博弈关系,进而提出“准公民社区”的...

作者:张潮 张国富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本文对于市民社会组织(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CSOs)参与环境主流化经验的探索可视为对环境政策一体化文献的补充。环境政策一体化强调,在制度设计时应将对环境的关心纳入各方面考虑之中。大量国际条约和法律认为,执政者和外源群体间的意见交换和有效回应是使政策协调一致的有效途径。研究揭示了选举政治、党派力量、否决权行使者和战略上的联合...

作者:保尔·钱尼(PaulChaney) 汪璇 肖林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实行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较快发展起来,其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推进,常住人口市民化不管在起步还是在发展程度方面都具有远郊村所不具备的优势。伴随着非农化乡村的形成与发展,他们有的完成了从乡村村民户籍到城镇居民户籍的变更,有的开始了从村民待遇向市民待遇的转换,有的实现了从乡村生活方式向城镇生活方式的转轨。回顾和梳理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

作者:黎明泽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

本文立足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的问卷调查资料和访谈资料,采用新制度主义的多层次因果分析框架,探讨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的市民化选择及其异质性,以期为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参考。具体而言,本文主要探究了本地村民入户城镇的影响因素,本地居民的回迁意愿以及外来常住人口的选择性市民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市民化的建议。

作者:张桂金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

本文将从定量的角度,通过设计农民市民化的测评指标体系,评估当前农民市民化水平。

作者:吴宝华 出版时间:2019年03月

近年来,随着安徽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徽社会建设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安徽省社会组织也取得了新的发展。本文评介了安徽省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安徽省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同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安徽社会组织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汪兴福 贾宝明 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来源:民政局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赤水市 社会救助工作 农村五保对象 农村五保供养 医疗救助

现阶段社会大众实际上主要是从两个方向进入除政府和市场之外的公共领域的:在城市,通过带有政府部门痕迹的社会团体;在农村,通过一些具有传统民间共同体色彩的比较纯粹的社会组织。公民社会发育与发展的核心在形式上体现为社会组织的成长,考察和研究中国公民社会的现实存在性,或许就在于研究城市社会团体摆脱惯性体制的束缚和农村社会组织弥补文化缺陷的可能性,以及两者在可能的互动...

作者:罗中枢 王卓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