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弱有所扶     检索到  24280  条相关信息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弱有所扶;弱势群体;高质量发展;相对贫困治理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民族地区; 脱贫攻坚; 弱有所扶; 保障体系;

本文详细介绍了灯塔村主要的脱贫方式——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的前身是“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借鉴学习了“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的主要做法与成功经验,又依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布局进行了改进与升华。

作者:张瑞娟 任晓娜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来源:《财经科学》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贫困脆弱性;相对贫困;扶智;扶志

《中国周刊》总编辑朱学东在《中国周刊》2012年第7期的卷首语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养老成了每个普通人心中的痛,成了中国社会向前走的一道高坎。借鉴发达国家解决养老问题的经验,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体共同的努力。这一点已经起步晚了,更需要群策群力。中国从来不缺解决问题的智慧,中国缺的是公平正义之心和责任感。而解决了养老的后顾之忧,才有可能使...

作者:黄必成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公用事业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与公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在城市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公众生活水平和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2010年,辽宁省投资650亿元,进行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并优先安排城市道...

作者:孙洪敏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关键词:

智与志相结合,可以激发贫困农户的内生动力,对巩固扶贫成果、提升扶贫脱贫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报告基于山西贫困地区农村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山西贫困地区人口教育水平以及农户脱贫信心,针对实践中“两不愁三保障”贫困退出标准构建了符合山西贫困实际的多维贫困指标体系,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智、志对农户减贫脱贫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农户从事过非农工作可以...

作者:高帅 米晶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分析了幸福理论,指出国家开展扶贫的目的就是提高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社会福利帕累托改进,实现贫困人口福利水平提高,提升其幸福感。作为自我效用和福利水平最佳判断者的微观个体,贫困人群在国家扶贫事业中感受到的效用改变会影响其主观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劳动不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经历幸福人生、实现社...

作者:姚树洁 王洁菲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