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中国的影视旅游虽然只有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但深具潜力、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影视基地为基础的影视主题公园、以影视节为主要形式的电影节事旅游、以影片景观为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由影视引发的各类主题旅游等。在影视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中,政府与政策的支持至关重要;整合影视旅游产业链,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营销模式是影视旅游健康运行的机制保障;主动投入、积极策划“...
本文介绍了2006中国影视旅游产业的绿色倡议。绿色是永恒的主题,环保是生存的话题,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文艺工作者是美的使者,影视旅游产业也要做美的使者,也要成为爱护环境的形象大使。为此,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发起,焦作影视城及参与“2006年首届中国影视旅游产业高峰论坛”的30家影视旅游企业集体起草了绿色倡议,特向全体影视工作者和影视旅游从业人员发出...
本报告从产业的角度,对四川影视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解读,从影视制作生产机构,川籍制片人、导演、编剧,以及“四川造”影视作品的制作播出数量等方面提炼其产业特征,将新时代四川影视创作的产业优势、发展差距等四川影视产业发展中具体存在的情况展现出来,以期能以结构优化的趋势和战略带动整个四川影视文化产业健康的发展。
2006年,以电影《无极》为代表的影视拍摄给风景名胜带来的破坏,引发了媒体和影视制作企业联手发起绿色影视倡导,并最终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对在著名风景名胜地进行影视拍摄进行严格规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绿色影视”成为2006年环境保护领域最热门的词汇,无论对于影视制作业环境意识的提升,还是对风景名胜地的监督,都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
1990年代,四川影视内容产品以电视剧为突破口开始进入市场,但由于进入市场的规模不大,其产业属性并不明显。随着电视台频道的急剧增加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四川的影视制作行业从市场化程度和规模大小来看都正在向产业化迈进。之前还未见有文章专门对四川影视制作业发展状况做过分析报告,本文取2006年,既是一个横切面的考察,也是一个小结。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全国第二大藏区——康巴藏区的核心,对整个藏区稳定乃至全国稳定都有重要影响。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教育滞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这些因素赋予了广播影视特殊使命。尽管在2006年广播影视总局定点帮扶甘孜藏族自治州,并将广播影视部门作为帮扶重点以来,甘孜藏族自治州广播影视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建议进一步创新甘孜州广播影视发展思...
自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文旅融合发展成为热门话题,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影视+”产业的拓展,“影视+旅游”的跨界融合将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提升到更高层次。西北地区因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影视旅游发展潜力较大,面临技术融合加快数字化传播、媒介融合满足多样化需求、资源融合增进多重感知等诸多机遇。目前,西北地区“影视+旅游”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
影视具备产业经济与公共服务双重功能,地域影视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呈正相关关系。本文通过30年来黔南影视发展的历史梳理,总结黔南影视发展规律与特点,从影视生产与消费等视角思考地域影视发展路径。同时,对行政指导下的地域影视发展进行思考,分析如何用市场助推影视高效、快速、健康发展,整合资源,突破常规思维模式,搭建影视构建奖励机制,充分利用州内资源,助推文化...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